tp官网|医药世家

作者: tp官网
2024-03-08 04:39:44

中国历史上十大名医 - 知乎

中国历史上十大名医 - 知乎首发于中国历史上十大系列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中国历史上十大名医程三镜行政高管中医医祖—扁鹊,中医医圣—张仲景,外科鼻祖—华佗,中医药王—孙思邈,东方达尔文—李时珍,急症先驱—葛洪,针灸鼻祖—皇甫谧,儿科之圣—钱乙,温病学派奠基者—叶天士,滋阴派创始人—朱震亨。 No.1 中医医祖——扁鹊 人物简介: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勃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一说为齐国卢邑(今山东长清)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秦太医李醯术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杀之。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河北省《博野县志》载:其墓在博野芦村,毁于大跃进时期。 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开山鼻祖,世人敬他为神医,从司马迁的不朽之作《史记》及先秦的一些典籍中可以看到扁鹊既真实又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扁鹊创造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基础。对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据《汉书.艺文志》载,扁鹊有著作《内经》和《外经》,但均已失佚。成就贡献: 发明上: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法: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他精于望色,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如他晋见蔡桓侯时,通过望诊判断出桓侯有病的故事流传至今,此病例说明扁鹊当时已经能很好应用望诊,而且诊断水平相当高。扁鹊的切脉诊断法也很突出,具有较高水平。《史记》称赞扁鹊是最早应用脉诊于临床的医生。先秦时期,中医的脉诊是三部九候诊法,即在诊病时,须按切全身包括头颈部、上肢、下肢及躯体的脉。扁鹊脉诊及其理论可从虢太子这一病例的诊断中体现出来。当时虢太子已昏迷不醒,扁鹊通过脉诊判断为“尸蹶”。他认为患者的阴阳脉失调,阳脉下陷,阴脉上冲,也即阴阳脉不调和,导致全身脉象出现紊乱,故患者表现如死状。其实,患者并未真正死亡,除脉诊外,他还观察到患者鼻翼微动。结合切摸,他发现两大腿的体表仍然温暖,因而敢于下此判断。扁鹊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应用脉诊来判断疾病的医生,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脉诊理论。 医学上:在治疗方面,扁鹊能熟练运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其中,从治疗虢太子一例,他所用的方法有砥石,即针刺法,还有热熨法和服汤药法等。综合疗法为扁鹊行医时的主要治疗措施。先秦时期,在临证中,医学尚未明确分科。尽管《周礼》中已有兽医、食医、疾医和疡医之分,但这仅仅是在宫廷中的设置。兽医、食医、疡医分别管理牲畜疾病、宫廷饮食调配和以刀剪割切的外科等事项。除此以外的其他病证,都属疾医的范畴。扁鹊是一位能兼治各科疾病的多面手。扁鹊还能根据当地的需要,随俗为变地开展医疗活动。当他游历到秦国时(今陕西咸阳一带),就专治小儿疾病;当他云游到邯郸(当时为赵国都城)时,又主要诊视妇科病证;而当他到雒阳(当时是周国的首都,今为河南洛阳)时,便主要从事老年人病证的治疗,多医治耳、眼等五官病证。据记载,扁鹊还精于外科手术,而且应用了药物麻醉来进行手术。扁鹊在自己的医疗生涯中,不仅表现出高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还表现出高尚的医德。他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 预防上:扁鹊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他曾颇有感触地指出:客观存在的疾病种类很多,但医生却苦于治疗疾病的方法太少。因此,他很注重疾病的预防。 学派上:后来在汉代出现的《黄帝八十一难经》一书,有人认为是根据扁鹊的医术,尤其是关于脉诊知识而整理成书的,并且署名扁鹊(秦越人)所著。近代还有人认为他的学说影响深远,形成了扁鹊学派。 先秦时期,在《史记》中有扁鹊的 “六不治”。即六种病人: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者;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者;四是病深不早求医者;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者;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者。 他曾编撰过颇有价值的《扁鹊内经》9卷和《扁鹊外经》12卷,可惜均已失传。扁鹊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总结出望、闻、问、切的诊断疾病的方法。当时,扁鹊的切脉技术高超,名扬天下。扁鹊无私地把自己的医术传授给门徒,他的徒弟子阳、子豹、子越等人都是有所成就的人。可以说,扁鹊奠定了祖国传统医学诊断法的基础。难怪司马迁称赞他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修(循)序,弗能易也。” 扁鹊的医学经验,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对我国医学发展有较大影响。因此,医学界历来把扁鹊尊为我国古代医学的祖师,说他是“中国的医圣”、“古代医学的奠基者。”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称他是“总结经验的第一人”。 千百年来,扁鹊深为广大人民所爱戴和崇敬,人们称他为“能生死人”的“神医”。在他行医经过的共约四千华里的路途上,历代人民为他建陵墓、立碑石、筑庙宇、朝香火。在伏道村扁鹊庙的墙上,有这样一首诗,概括了他的一生,同时寄托了人民对他的哀思:“昔为舍长时,方伎未可录。一遇长桑君,古今皆叹服。天地为至仁,既死不能复。先生妙药石,起虢效何速!日月为至明,覆盆不能烛。先生具正眼,毫厘窥肺腹。谁知造物者,祸福相倚伏。平生活人手,反受庸医辱。千年庙前水,犹学上池绿。再拜乞一杯,洗我胸中俗。”No.2 中医医圣——张仲景 人物简介: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汉族,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南阳邓州市和镇平县一带)人,中国东汉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被后世尊为“医圣”,甚至有庙供奉香火。张仲景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辞官业医,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写出了不朽的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医书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对于推动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它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因此,历代医家无不尊张仲景为“医圣”,与张仲景同时代的华佗读了《伤寒论》后喜曰:“此真活人也”。《伤寒论》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也是医家必读。 成就贡献: 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南阳地区当时也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因此丧生。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对此,张仲景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一部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这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最有影响的光辉医学典籍。 《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伤寒杂病论》的贡献,首先在于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张仲景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邪入侵经络、脏腑的深浅程度,患者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以及病势的进退缓急和有无宿疾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寻找发病的规律,以便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治疗原则。他创造性地把外感热性病的所有症状,归纳为六个证候群(即六个层次)和八个辨证纲领,以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来分析归纳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和转归,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辨别疾病的属性、病位、邪正消长和病态表现。由于确立了分析病情、认识证候及临床治疗的法度,因此辨证论治不仅为诊疗一切外感热病提出了纲领性的法则,同时也给中医临床各科找出了诊疗的规律,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床实践的基本准绳。 《伤寒杂病论》的体例是以六经统病证,周详而实用。除介绍各经病证的典型特点外,还叙及一些非典型的症情。这样精细的辨证及选方用药法则,使医家可执简驭繁,应付各类复杂的证候都能稳操胜券。除了辨证论治的原性之外,张仲景还提出了辨证的灵活性,以应付一些较为特殊的情况。如“舍脉从证”和舍证从脉”的诊断方法。即辨证必须有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前提,如果出现脉、证不符的情况,就应该根据病情实际,认真分析,摒除假象或次要矛盾,以抓住证情本质,或舍脉从证,或舍证从脉。脉、证取舍的要点是从“虚”字着眼,即证实脉虚从脉,证虚脉实从证。这无疑为医者理清临床上乱麻一般的复杂症情,提供了可供遵循的纲要性条例。 对于治则和方药,《伤寒杂病论》的贡献也十分突出。书中提出的治则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调整阴阳,扶正驱邪,还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诸法,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方剂。据统计,《伤寒论》载方113个,《金匮要略》载方262个,除去重复,两书实收方剂269个。这些方剂均有严密而精妙的配伍,该书对于后世方剂学的发展,诸如药物配伍及加减变化的原则等都有着深远影响,而且一直为后世医家所遵循。其中许多著名方剂在现代人民卫生保健中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例如:治疗乙型恼炎的白虎汤,治疗肺炎的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的大黄牡丹皮汤,治疗胆道蛔虫的乌梅丸,治疗痢疾的白头翁汤,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的茵陈蒿汤,治疗心律不齐的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瓜蒌薤白白酒汤等,都是临床中常用的良方。另在剂型上此书也勇于创新,其种类之多,已大大超过了汉代以前的各种方书。计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酒剂、洗剂、浴剂、熏剂、滴耳剂、灌鼻剂、吹鼻剂、灌肠剂、阴道栓剂、肛门栓剂等。此外,对各种剂型的制法记载甚详,对汤剂的煎法、服法也交代颇细。所以后世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方书之祖”,称该书所列方剂为“经方”。 《伤寒杂病论》对针刺、灸烙、温熨、药摩、吹耳等治疗方法也有许多阐述。另对许多急救方法也有收集,如对自缢、食物中毒等的救治就颇有特色。其中对自缢的解救,,很近似现代的人工呼吸法。这些都是祖国医学中的宝贵资料。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奇书,又称《仲景伤寒论》。它确立了中医学重要的理论支柱之一——辨证论治的思想,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实属“点睛之笔”。《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张仲景也因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医圣”。后该书流传海外,亦颇受国外医学界推崇,成为研读的重要典籍。《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No.3 外科鼻祖——华佗人物简介:华佗(约145-208年),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字元化,一名旉,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张机)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为擅长,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他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后施行剖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早记载。又仿虎、鹿、熊、猿、鸟等禽兽的动态创作名为“五禽之戏”的体操,教导人们强身健体。后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杀,所著医书《青囊书》已佚。今商丘市有“华佗祠”等遗迹。 成就贡献: 发明上: 麻沸散,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如果有病邪郁结在体内,针药都不能直接达到,他就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祛除病患。他所使用的“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华佗采用酒服“麻沸散”施行腹部手术,开创了全身麻醉手术的先例。这种全身麻醉手术,在我国医学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罕见的创举。 他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也十分令人钦佩。他每次在使用灸法的时候,不过取一两个穴位,灸上七八壮,病就好了。用针刺治疗时,也只针一两个穴位,告诉病人针感会达到什么地方,然后针感到了他说过的地方后,病人就说“已到”,他就拔出针来,病也就立即好了。 五禽戏,在医疗体育方面也有着重要贡献,创立了著名的五禽戏,就是模仿五种动物的形态、动作和神态,来舒展筋骨,畅通经脉。五禽,分别为虎、鹿、熊、猿、鸟,常做五禽戏可以使手足灵活,血脉通畅,还能防病祛病。 华佗还是一名能运用心理疗法治疗疾病的专家。一次,一位太守请他看病,华佗认为经过一次大怒之后,他的病就会好。于是他接受了许多财物,却不给他好好看病,不久又弃他而去,并留下了封书信骂他。太守大怒,让人去追,他的儿子知道事情的真相,便悄悄拦住了去追赶他的人。太守在极度愤恨之下,吐出了几升的黑血,病很快就好了。 医学上: 《后汉书·华佗传》说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人们称他为“神医”。他曾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曰《青囊经》,可惜没能流传下来。他许多学生都很有作为,如以针灸出名的樊阿,著有《吴普本草》的吴普,著有《本草经》的李当之,把他的经验部分地继承了下来。至于现存的华佗《中藏经》,那是宋人的作品,用他的名字出版的。但其中也可能包括一部分当时尚残存的华佗著作的内容。No.4 中医药王——孙思邈 人物简介:孙思邈(581-682),汉族,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是著名的医师与道士,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一生致力于医药研究工作,著有《千金方》,创立脏病、腑病分类系统,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 孙思邈自幼聪明过人,日诵千言,西魏大将独孤信赞其为“圣童”。他通百家之说,崇尚老庄学说,兼通佛典。十八岁立志学医,二十岁即为乡邻治病。他对古典医学有深刻的研究,对民间验方十分重视,一生致力于医学临床研究,对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都很精通,有二十四项成果开创了我国医药学史上的先河,特别是论述医德思想、倡导妇科、儿科、针灸穴位等都是先人未有。一生致力于药物研究,曾上峨嵋山、终南山、下江州,隐居太白山等地,边行医,边采集中药,边临床试验,他是继张仲景之后中国第一个全面系统研究中医药的先驱者,为祖国的中医发展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德。 孙思邈医德高尚。他认为,医生须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唯一职责,其它则“无欲无求”,对病人一视同仁“皆如至尊”,“华夷愚智,普同一等”。他身体力行,一心赴救,不慕名利,用毕生精力实现了自己的医德思想,是我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被西方称之为“医学论之父”,与希波克拉底齐名的世界三大医德名人之一,中国古代当之无愧的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 孙思邈一生勤于著书,晚年隐居于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五台山(药王山)专心立著,直至白首之年,未尝释卷。一生著书八十多种,其中以《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影响最大,两部巨著60卷,药方论6500首。《千金药方》和《千金翼方》合称为《千金方》,它是唐代以前医药学成就的系统总结,被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很深远。史载其著作计三十余种,唯多亡佚。现存之《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三十卷,系我国著名医学著作。其他如《摄养论》《太清丹经要诀》《枕中方》等数种,尚有部分佚文可见。成就贡献: 药王孙思邈对我国医药学贡献了很多人第一: 1. 医学巨著《千金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被国外学者推崇为“人类之至宝”; 2. 第一个完整论述医德的人; 3. 第一个倡导建立妇科、儿科的人; 4. 第一个麻风病专家; 5. 第一个创绘彩色《明堂三人图》; 6.第一个提出复方治病; 7.第一个提出“针灸会用,针药兼用”和预防“保健灸法”; 8.系统、全面、具体论述药物种植、采集、收藏的第一人; 9.首创地黄炮制和巴豆去毒炮制方法; 10.首用胎盘粉治病; 11.第一个治疗脚气病并最早用彀树皮煎汤煮粥食用预防脚气病和脚气病的复发,比欧洲人早一千年,彀树皮富含维生素B1; 12.首创以砷剂(雄黄等)治疗疟疾病,比英国人用砒霜制成的孚勒氏早一千年; 13.首用羊餍(羊甲状腺)治疗甲状腺肿; 14.第一个发明导尿术。 孙思邈总结临床经验及前代医学理论,为医学和药物学作出重要贡献。后世尊其为“药王”。《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这两部书的成就在于:首先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很深的研究,为后世研究《伤寒杂病论》提供了可行的门径,尤其对广义伤寒增加了更具体的内容。他创立了从方、证、治三方面研究《伤寒杂病论》的方法,开后世以方类证的先河。《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一类是典籍资料,一类是民间单方验方。时至今日。很多内容仍起着指导作用,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后人称《千金要方》为方书之祖。 在临床实践中,孙思邈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如“阿是穴”和“以痛为腧”的取穴法,用动物的肝脏治疗夜盲症,用羊的甲状腺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用牛乳、豆类、谷皮等防治脚气病;对于孕妇,提出住处要清洁安静,心情要保持舒畅,临产时不要紧张;对于婴儿,提出喂奶要定时定量,平时要多见风日,衣服不可穿得过多……这些主张,在今天看来,仍然有其一定的现实意义。 他坚持辩证施治的方法,认为人若善摄生,当可免于病。只要“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他重视医德,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皆一视同仁。声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他极为重视妇幼保健,著《妇人方》三卷,《少小婴孺方》二卷,置于《千金要方》之首。 《千金要方》在食疗、养生、养老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孙氏能寿逾百岁高龄,就是他在积极倡导这些方面的理论与其自身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孙思邈的辉煌成就,生前就受到了人们的崇敬。人称“药王”,“真人”,“药圣”,隋、唐两代都很器重他。千余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和崇拜。唐太宗李世民赞孙思邈“凿开径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合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宋徽宗敕封为“妙应真人”,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现今我国各地都有祠堂纪念。陕西耀县药王故里孙原村现存有药王孙思邈诞生遗址、幼读遗址、药王墓及孙氏茔园,药王碑苑和宏伟壮观的药王纪念中心药王祠堂,每年农历二月二开展规模宏大的药王孙思邈文化节纪念活动。平时有来自日本、台湾、香港和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No.5 东方达尔文——李时珍 人物简介: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壁。号濒湖,明朝医学家,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其父李言闻世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再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珍于1593年逝世,享年75岁(虚岁为76岁);他逝世后遗体被安葬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竹林湖村。 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穷搜博采,历三十年,三次易稿而成《本草纲目》,为我国医学史上一大巨著。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李时珍一生著述颇丰,除代表作《本草纲目》外,还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脏图论》等十种著作。 成就贡献: 《本草纲目》,在李时珍任职太医院前后的一段时期,经长时间准备之后,开始了《本草纲目》的写作。在编写过程中,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广大地区,以及牛首山、摄山(古称摄山,今栖霞山)、茅山、太和山等大山名川,走了上万里路,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李时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参阅各种书籍800多种,历时27年,终于在他61岁那年(1578年)写成。《本草纲目》凡16部、52卷,约190万字。全书收纳诸家本草所收药物1518种,在前人基础上增收药物374种,合1892种,其中植物1195种;共辑录古代药学家和民间单方11096则;书前附药物形态图1100余幅。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的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有关的学科(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等)也做出贡献,是到16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濒湖脉学》,李时珍感其时代的中医脉学存有缺憾甚至谬误繁多,便依其父李月池所著《四诊发明》及历史上其他多家脉论精华,于1564年(明·嘉靖43年)编著成《脉诀》,即《濒湖脉学》,以号命书,是为“濒湖脉学”。《濒湖脉学》撷取明以前脉学之精华,载有27种脉,书中对于其中同类异脉的鉴别要点及脉象主病,均编成歌诀.便于记诵。本书说理透彻,形象生动,易学易记,适合中医基层医务工作者和脉学爱好者阅读参考,因此其书流传深广,历来受医家推崇。 《本草纲目》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书出版后,很快就传到日本,以后又流传到欧美各国,先后被译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鲜等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传遍五大洲。早在1951年,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上,李时珍即被列为古代世界名人;他的大理石雕象屹立在莫斯科大学的长廊上。不仅对中医药学具有极大贡献,而且对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曾受益于《本草纲目》,称它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No.6 急症先驱——葛洪人物简介:葛洪(284~364或343)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晚年,他隐居在广东罗浮山中,既炼丹、采药,又从事著述,直至去世。他在医学和制药化学上有许多重要的发现和创造,葛洪一生著作宏富,自谓有《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惟多亡佚,《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共收其著作十三种。他的著作,约有五百三十卷。不过,大多已经散佚,流传至今的,主要有《抱朴子》和《肘后救卒方》,据史籍记载,尚有《金匮药方》一百卷,《神仙服食方》十卷,《服食方》四卷,《玉函煎方》五卷。葛洪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其在炼丹方面也颇有心得,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 成就贡献: 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主张道士兼修医术。“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认为修道者如不兼习医术,一旦“病痛及己”,便“无以攻疗”,不仅不能长生成仙,甚至连自己的性命也难保住。他的医学著作《肘后备急方》,书中收集了大量救急用的方子,这都是他在行医、游历的过程中收集和筛选出来的,他特地挑选了一些比较容易弄到的药物,即使必须花钱买也很便宜,改变了以前的救急药方不易懂、药物难找、价钱昂贵的弊病。他尤其强调灸法的使用,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清晰明确的注名了各种灸的使用方法,只要弄清灸的分寸,不懂得针灸的人也能使用。 葛洪很注意研究急病。他所指的急病,大部分是我们现今所说的急性传染病,古时候人们管它叫“天刑”,认为是天降的灾祸,是鬼神作怪。葛洪在书中说:急病不是鬼神引起的,而是中了外界的疠气。我们都知道,急性传染病是微生物(包括原虫、细菌、立克次氏小体和病毒等)引起的。这些微生物起码要放大几百倍才能见到,1600多年前还没有发明显微镜,当然不知道有细菌这些东西。葛洪能够排除迷信,指出急病是外界的物质因素引起的,这种见解已经很了不起了。 在世界医学历史上,葛洪还第一次记载了两种传染病,一种是天花,一种叫恙虫病。葛洪在《肘后备急方》里写道:有一年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流行病,病人浑身起一个个的疱疮,起初是些小红点,不久就变成白色的脓疱,很容易碰破。如果不好好治疗,疱疮一边长一边溃烂,人还要发高烧,十个有九个治不好,就算侥幸治好了,皮肤上也会留下一个个的小瘢。小瘢初起发黑,一年以后才变得和皮肤一样颜色。葛洪描写的这种奇怪的流行病,正是后来所说的天花。西方的医学家认为最早记载天花的是阿拉伯的医生雷撒斯,其实葛洪生活的时代,比雷撒斯要早500多年。 葛洪把恙虫病叫做“沙虱毒”。现已弄清楚,沙虱毒的病原体是一种比细菌还小的微生物,叫“立克次氏体”。有一种小虫叫沙虱,螫人吸血的时候就把这种病原体注入人的身体内,使人得病发热。沙虱生长在南方,据调查,我国只有广东、福建一带有恙虫病流行,其他地方极为罕见。葛洪是通过艰苦的实践,才得到关于这种病的知识的。原来他酷爱炼丹,在广东的罗浮山里住了很久。这一带的深山草地里就有沙虱。沙虱比小米粒还小,不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葛洪不但发现了沙虱,还知道它是传染疾病的媒介。他的记载比美国医生帕姆在1878年的记载,要早1500多年。No.7 针灸鼻祖——皇甫谧人物简介: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宁夏固原市彭阳县)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学者,在文学、史学、医学诸方面都很有建树,魏晋医学家。 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总结了晋以前的针炙学成就,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后世称之“针灸鼻祖”。现在的针灸医学不但在国内得到飞速发展,并且已经风靡世界,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正式批准,把针灸列为治疗专项,到处受到人们的欢迎。正因为如此,皇甫谧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与孔子齐名于世界文化史的历史名人。另著有《帝王世纪》等。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成就贡献: 十二卷的《皇帝针灸甲乙经》在总结、吸收《黄帝内经》、《素问》、《针经》、《明堂纪穴针灸治要》等许多古典医学著作精华的基础上,对针灸穴位进行了科学的归类整理,在医学领域矗起丰碑。该书共收录穴名349个,比《黄帝内经》多出了189个。明确了穴位的归经和部位,统一了穴位名称,区分了正名与别名。介绍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宫科等上百种病症及针灸治疗经验,并对五脏与五官关系、脏腑与体表器官关系、津液运行、病有标本、虚实补泻、天人相应、脏腑阴阳配合、望色察病,精神状态、音乐对内脏器官的影响等问题都作了探讨和理论上的阐述,奠定了针灸学科理论基础,对针灸学以至整个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针灸方面。皇甫谧用百折不挠的精神,经穷搜博采,获得了大量的资料。他把古代著名的三部医学著作,即《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纂集起来,加以综合比较,“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终于写出了一部为后世针灸学树立了规范的巨著—《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也称《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针灸甲乙经》,共十卷,一百二十八篇。内容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等。书中校正了当时的腧穴总数的穴位六百五十四个(包括单穴四十八个),记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说明了各种操作方法。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有重大价值的针灸学专著,被人们称做“中医针灸学之祖”,一向被列为学医必读的古典医书之一。唐代医家王焘评它“是医人之秘宝,后之学者,宜遵用之”。此书问世后,唐代医署就开始设立针灸科,并把它作为医生必修的教材。晋以后的许多针灸学专著,大都是在参考此书的基础上加以发挥而写出来的,也都没有超出它的范围。直至现在,我国的针灸疗法,虽然在穴名上略有变动,而在原则上均本于它。一千六百多年来,它为针灸医生提供了临床治疗的具体指导和理论根据。此书也传到国外,受到各国,特别是日本和朝鲜的重视。No.8 儿科之圣——钱乙人物简介:钱乙(公元1032一1113年)。字仲阳。北宋著名儿科学家。后擢太医丞,为公卿宗戚看病,名声大著。汉族,祖籍浙江钱塘,后祖父北迁,遂为东平郓州(今山东郓城县)人。钱乙去世后,他的学生阎孝忠将他的临床经验加以收集整理,于宣和元年(1119)汇编成《小儿药证直诀》,其中有23个病例和创制的114个药方。此书对小儿生理、病理、辩证施治和制方用药等颇有创见,比欧洲最早出版的儿科著作早三百年,是中国现存第一本以原本形式保存下来的儿科学专书。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另外,钱乙还著有《伤寒指论微》5卷,《婴孺论》百篇,可惜已散佚,不能不说是世界医学史上的一大憾事。 成就贡献: 在治学上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专一为业,垂四十年”。业医者知道,古代医家称小儿科做哑科,认为治小儿病最难。因为小儿脉微难见,诊察时又多惊啼,靠脉诊难以辨证,这是一;小儿骨气未成,形声未正,悲啼喜笑,变态无常,靠望诊了解病情也有困难,这是二;小儿不能言语,言语亦未足取信,凭问诊了解病情更难这是三;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用药稍有不当,就足使病情复杂化,这是四。因此,钱乙在行医过程中,也深感到小儿病难治。钱乙在实践中认识到,小儿的生理特点:“脏腑柔弱”、“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其病理特征:“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所以,要攻克小儿病这道难关,必须对小儿的生理、病理有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他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逐步摸索一整套诊治方法。在诊断上,他主张从面部和眼部诊察小儿的五脏疾病,如左腮赤者为肝热,右腮为肺,目内无光者为肾虚,等等。在处方用药方面,力戒妄攻、误下与峻补,主张“柔润”的原则。 此外,钱乙在《内经》、《金匮要略》、《中藏经》、《千金方》的基础上,将五脏辨证方法运用于小儿,为儿科临床治疗提出了辨证方法。他认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其中,钱氏十分重视脏腑寒热虚实的辨析,而且针对不同的病症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治疗方法。可以说,是较有系统的脏腑辨证体系,虽不十分全面,但已经有其初步框架,对中医脏腑辨证学说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钱乙由于对小儿科作了四十年的深入钻研,终于摸清了小儿病诊治的规律,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著有《伤寒论指微》五卷,《婴孺论》百篇等书,但皆散失不传。现存《小儿药证直诀》,或叫《小儿药证真诀》是钱乙逝世后六年,由他的学生阎季忠(一作考忠)将他的医学理论,医案和经验方,加以搜集,整理,于公元1119年编成的。该书最早记载辨认麻疹法和记百日咳的证治;也是最早从皮疹的特征来鉴别天花、麻疹和水痘;记述多种初生疾病和小儿发育营养障碍疾患,以及多种著名有效的方剂;还创立了我国最早的儿科病历。此书为历代中医所重视,列为研究儿科必读之书。它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儿科专著,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儿科专著。《四库全书目录提要》称钱乙的书为“幼科之鼻祖,后人得其绪论,往往有回生之功”。 钱乙在儿科学方面的成就为后人称许,而且对中医辨证学、方剂学均有较大影响。他奠定了中医史上儿科的专业地位!他为儿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说他是一位杰出的儿科大家。妙手仁心,一生止在使“幼者无横夭之苦,老者无哭子之悲”。阐释了中医医道的博大与慈爱!他精通中医的至高境界,望诊,在中医历史有里程碑式的地位! No.9 温病学派奠基者——叶天士 人物简介:叶天士(公元1666~公元1745),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晚年又号上津老人,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清代名医,四大温病学家之一,与薛雪等齐名。祖父叶时和父亲叶朝采都是当地的名医。叶桂幼时便随父亲学医,14岁时,父亲去世,便又随父亲的一位姓朱的门人继续学习。他勤奋好学,聪颖过人,没几年,就超过了教他的朱先生,声名远播。 他是中医学史上温病学派的创始人,其声望地位,并不在“金元四大家”之下,也是名贯大江南北的人物。其著作《温热论》至今仍被临床医家推崇备至。对治奇经、脾胃、儿科等病尤为擅长,尚有《叶案存真》、《末刻本医案》。 成就贡献: 叶天士生前伤病盈门、日日忙于诊治病人,无暇亲笔著述。他留给后学者的宝贵医学著作,全部都是他的门人和后人搜集、整理的结果。其中顾景文和华岫云两位门人的功劳特别大。 《温热论》,在清代以前,中医论治热病大都用《伤寒论》的方法。明末清初的吴又可著《温疫论》,才把伤寒与温疫分别对待。虽然他对温病理论的建立起了先导作用,但却没有分清“温疫”和“温病”的界线。叶天士首次阐明温病的病因、感受途径和传变规律,明确提出“温邪”是导致温病的主因,突破了“伏寒化温”的传统认识,从根本上划清了温病与伤寒的界限。《温热论》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开创了理论和辨证的基础。书中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论治方法,表明温病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卫气营血的病机变化。提出“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的从浅至深的认识原则,拟定了“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大法。在诊断上则发展、丰富了察舌、验齿、辨斑疹、白疹等方法。对一些常见急症热病,如时疫和痘麻斑疹等,叶天士都有独到看法和妥善治法,他也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医家。他的许多治法方剂,经吴鞠通的整理而成为广传后世的效验名方。 《临证指南医案》则系华岫云收集叶氏晚年医案,分门别类集为一书,每一门由其门人撰附论治一篇,门后附徐灵胎评议。书末附所用方剂索引。此书刊于1764年,体现了叶天士治病辨证细致,善于抓住主证,对症下药。 《幼科心法》相传为叶天士亲定,著名医家徐灵胎盛赞其“精卓”。章虚谷改题为《三时伏气外感篇》,因书中主要论述春、夏、秋三时温病,以及一些有关儿科疾病的辨证论治。此书内容比较概括,但颇具实用,对温病学说亦颇有发挥,与《温热论》有相得益彰之妙,也是后人推崇的经典著作之一。 其他著述,《叶天士医案存真》是叶天士的曾孙叶万青,取家藏处方验案编成。还有门人周仲升开抄录而成的《未刻本叶氏医案》等,也颇为流行。 《温热论》自问世以来,一直被后世医家奉为经典、推崇备至,它不仅对温病学,而且对整个中医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清代乾隆后期,又出现了一批研究温病的著名江南医家,其中佼佼者有吴鞠通、章虚谷、王孟英等,他们也都是叶天士的私淑弟子。叶天士都是一位具有巨大贡献的伟大医家。后人称其为“仲景、元化一流人也”。他首先是温病学派的奠基人物,又是一位对儿科、妇科、内科、外科、五官科无所不精、贡献很大的医学大师。无论其医学理论,还是治学态度都是值得后人珍惜和学习的宝贵遗产。特别是他那种谦恭好学、改名换姓求师学艺的精神永远是后世习医者的光辉典范。No.10 滋阴派创始人——朱震亨 人物简介:朱震亨,字彦修(1281──1358年),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人。因世居丹溪,故人称丹溪翁或朱震亨。他自幼研读理学,因母病,三十岁时开始攻读医经。后从当时名医罗知梯学医,学术上受刘完素、李杲等影响。由于他刻苦研究,数年之间医名闻于四方。朱震亨晚年整理自己的行医经验与心得,写成许多著作。朱震亨在研习《素问》、《难经》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成为融诸家之长为一体,于泻火、攻邪、补中益气诸法之外,尚嫌未备滋阴大法。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申明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故被后世称为“滋阴派”的创始人。临证治疗,效如桴鼓,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诊之例,故时人誉之为“朱一贴”。弟子众多,方书广传,是元代最著名的医学家,被誉为金元四大家之一。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本草衍义补遗》等。此外,流传有关丹溪之书亦很多,其中以《丹溪心法》、《丹溪心法附余》最有代表性,但均非丹溪本人所著,系后人将朱氏临床经验整理而成。成就贡献: 《格致余论》是朱震亨医学论文集,全书1卷,共收医论42篇,涉及内容相当广泛,篇次排列没有规律,颇有随笔杂记之韵味,若不拘原书篇序而按所论内容分类,则大致有:论苏生者,有“饮食色欲箴”、“养老论”等;论生理病理者,有“受胎论”、“阳有余阴不足论”等,论诊断者,有“涩脉论”、“治病先观形色然后察脉问证论”等;论治则者,有“治病必求其本论”、“大病不守禁忌论”等;论具体病证者,有“痛风论”、“疟论”等;论具体方药者,有“脾约丸论”、“石膏论”等。另外,还有其他杂论数篇。 在人体生理方面,朱震亨重视阴血,认为阴精难成而易亏,提出著名的“阳有余阴不足论”;在病因病机方面,朱震亨重视湿热,相火,特撰“相火论”,指出正常相火虽为人身动气,但若因物欲妄动,则可成为贼邪;在治疗上,朱震亨注重滋阴、养血、清热,互对滥用温补和盲目攻邪。《格致余论》撰写于1347年,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医话专著。 另外,还有其他杂论数篇。在人体生理方面,朱氏重视阴血,认为阴精难成而易亏,提出著名的 “ 阳有余阴不足论 ” ;在病因病机方面,朱氏重视湿热、相火,特撰 “ 相火论 ” ,指出正常相火虽为人身动气,但若因物欲妄动,则可成为贼邪;在治疗上,朱氏注重滋阴、养血、清热,反对滥用温补和盲目攻邪。 《局方发挥》 1卷,《局方》是宋代官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简称。该书作为官方药局的制剂手册影响很大,以致 “官府守之以为法,医门传之以为业,病者持之以立命,世人习之以成俗。”涉及内容相当繁杂,对伤寒及内科、妇科杂病都有论述,生理、病因、病机、辨证、方药均有所及。其中心思想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强调辨证论治,一是反对滥用温燥,这是朱氏的重要学术特点。 朱丹溪提出了“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及火热证、杂病的证治经验,对明、清医学的发展有很深刻的影响。后世医家在养阴、治火、治痰、解郁等方面的成就,与丹溪的启发是分不开的。明代诸医家,如赵震道、赵以德、王履、戴原礼诸人,均师承其学。另有虞搏、王纶、汪机、徐彦纯等亦接受其学术思想,甚至远传海外,为日本医学家所推崇。由于此,丹溪所创之学说被发展成一个学术流派——丹溪学派,朱丹溪则成为这个学派的倡导者。编辑于 2020-08-10 17:00中医华佗中医学​赞同 46​​1 条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中国历史上十大系列十大才子、十大名曲、十大古

漫漫历史长河中,细数历代中医名家以及历史典故 - 知乎

漫漫历史长河中,细数历代中医名家以及历史典故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漫漫历史长河中,细数历代中医名家以及历史典故Trust Me中华上下五千年,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有数不尽的名医为世人津津乐道为名医者,都能造福一方百姓,更能惠及后世子孙,为医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历史上的名医数不胜数,其中翘楚更是为万世敬仰一、针灸之祖——黄帝,姓:姬,公孙 、氏:有熊、轩辕。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治疗方法多用针刺,故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亦特别详细,对俞穴和刺阖、刺禁等记录较详。二、脉学介导者——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公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三下。《史记·战国策》载有他的传记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三、外科之祖——华佗(?—208) 又名敷,字元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亳州)人。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如醉肠洗涤,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四、医圣——张仲景 名机,汉末向阳郡(今河南南阳人)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五、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著有《时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六、药王——孙思邈(581—682) 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因治愈唐太宗唐太后头痛病,宫廷要留他做御医,他扯谎采“长生不老药”献皇上,偷跑了。监视人谎报采药时摔死,太宗封孙思邈为药王。七、儿科之祖——钱乙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著《小儿药证直诀》共三卷。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根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辩证证治的范例。八、法医之祖——宋慈宋朝福建人。1247年总结宋代前法医方面的经验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写成《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九、药圣——李时珍 字东壁,号频湖,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参考历代医书800余种,经27年的艰苦,著成《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1758种,被译为日、法、德、俄等国文字。十、《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它是中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又最简要的一种。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些历史典故,你可知其来历?岐黄公元前26~22世纪时,黄帝是传说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姓姬号轩辕氏、有熊氏。岐伯,传说中的医家,黄帝的臣子。现存有中国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是《内经》,此书托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的形式而成,又称《黄帝内经》。后世称中医学的“岐黄”、“岐黄之术”,即源于此。医中圣手《孔子传》载:“于事无不通,谓之圣”,即无所不通。手,指专司或专情其事的人。医中圣手即是对医生精湛医术的高度称赞。扁鹊卢医 《史记扁鹊仑公列传》载:扁鹊者,渤海郡郑人也,姓秦,名越人,其治赵简子、太子疾。《列子力命篇》载:医者卢氏被人称为“神医”。扁鹊卢氏即“正统神医”也。悬壶《后汉书·费长房传》载,市中有一老翁卖药,悬一壶于市头。而他的药给人治病,每每药到病除,十分有效,引起人们的注意。结果发现这个神奇的老头,每到落市关门后,他就跳入葫芦里。古代医药不分家,就把“悬壶”作为行医的代称。一些开业医生也将葫芦作为招牌,表示开业应诊之意,后人称医生的功绩为“悬壶济世”。杏林三国时董奉,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为人治病,不受谢,不受礼,只要求治愈者在他房前栽杏树作为纪念。重症愈者种5株,轻者1株。数年后,蔚然成林,红杏累累。他建一“草仓”,告诉人们,要杏果的,不用付钱,只要拿一器谷子来换一器杏果。这样用杏果换来的谷子堆积满仓,他用这些谷子救济贫民。人们非常感谢他,送他匾额上写“杏林”、“医林”、“誉满杏林”、“杏林春暖”。这些赞誉之词成为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雅称。虎守杏林传说,董奉一天回家途中遇茅草丛中卧着一只老虎。细看没有吃人的凶相,一动不动,抬头张嘴,大声喘气,流着泪,表情很痛苦样子,是求董奉治病。董仔细看了老虎说:“明天此时你来此等候,我给你治病。”老虎点头走了。第二天董奉把两个铁环戴在胳膊上,叫老虎张口,铁环用来防虎咬。他用手掏出老虎喉咙里的骨头,治愈了老虎的病,后来老虎为了报恩,就为董垂守杏林。今人用“虎守杏林”,意在褒扬像董奉那样高超的医术。再世华佗华佗一次在途中,见有人出殡,他看见棺材缝里流出来的血,还像活人的血,于是上前救治,终于救活在棺材里假死的产妇,被人们誉为“神医”。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三国演义》说他能为曹操开头颅治其头风病。后人用“再世华佗”来赞扬医生的医术高明。青囊指古代医生盛医书的囊,后借指医术。《后汉书·华佗传》张冀《补注》:“吴押狱者每以酒食供奉,佗感其恩,告日:‘我死非命,有青囊未传,二子不能继业,修书与汝,可往取之’。吴至金城,取又藏之。佗知不免,大饮如醉而殂。吴弃役回家,向妻索书,妻日:‘纵学得神术,终毙于狱中,故我以囊烧毁也’”。因华佗精医术,生前行医各地,声名颇著,所以,“青囊”也成了医术的代称。苍生大医 唐代药王孙思邈,医德高尚,堪称医学界的典范。他在《千金要方》中写道:“若有疾厄(灾难)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不得瞻前顾后,虑吉凶,护措身命。深心凄怆,勿避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成苍生大医。”后人对医德高尚的医生尊称“苍生大医”。编辑于 2018-02-08 17:10中医​赞同 40​​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中医世家

中医世家

医案心得胃癌的征兆有哪些胃癌复发的原因是什么胃癌术后并发症晚期胃癌症状胃癌高危人群的并发症是什么胃癌辅助治疗的食谱老年人容易发生癌症的原因有哪些胃癌术后饮食注意事项中医辨证治疗胃癌中医古籍伤寒论分注卷怀食镜名方类证医书大全续医断脉语霉疠新书产后秘书全抄小儿推拿广意眼科百问中药材五桠果庐山瓦韦柱果木榄叶白车轴草细叶藁本野京豆野苦梨根金老梅叶鸭公藤中药方剂乌鸡煎圆加减天麻汤大效金丝膏攻补两益汤斑龙八师丹昌阳泻心汤曲蘖丸济心丹铁精散中医书籍《刘河间伤寒医鉴》《千金宝要》《是斋百一选方》《竹林女科证治》《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卫济宝书》《幼科证治准绳》《凌门传授铜人指穴》《神灸经纶》

友情链接

中医古籍

卡宝宝网

智闻网

站内搜索

首页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名医

医案心得

杂集

中医世家(王氏)

本站说明及联系

改错记录

兴趣词

病症

中医学院

中医医院

政策法规

综合新闻

湘ICP备2023012249号-1

李时珍(明代医药学家)_百度百科

明代医药学家)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李时珍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17个义项)展开添加义项李时珍[lǐ shí zhēn]播报讨论上传视频明代医药学家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李时珍(约1518年~1593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广黄州府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15] [20]四川蓬溪县知县。 [21]李时珍出生于世医家庭,从小就喜爱医药,立志悬壶济世。经过刻苦学习和实践,在三十岁时已经成为当地名医。后楚王聘李时珍到王府掌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推荐其上京任太医院判后,经举荐补太医院之阙,一年后辞职回家,在此期间,李时珍阅读王府和太医院中大量的医书,医学水平大增。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历经二十七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1593年,李时珍逝世。 [16-17]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成为当时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它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被后世尊为“药圣”。李时珍还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脏图论》等医书。 [18-19] [20]别    名李东璧、药圣、李三七 [3]字东璧号濒湖山人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黄州府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出生日期1518年7月3日逝世日期1593年主要成就编写《本草纲目》,为后世誉为药圣主要作品《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本草纲目》本    名李时珍目录1人物生平▪随父学医▪为太医▪东璧堂行医▪潜心著述2主要成就▪学术思想▪个人著述▪经典药方3人物评价4轶事典故▪雨湖传说▪死人诊活▪活人诊死▪如此之事,不可不知▪善对▪鼓子花药性▪巧用炼金术▪兄弟二人学中医▪巧辨药性真伪▪尝遍百草▪与婆婆治病▪验证动物药性5亲属成员6史籍记载7人物纪念人物生平播报编辑随父学医李时珍画像(2张)李时珍,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1518年7月3日)生于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其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曾任太医院吏目。当时民间医生地位低下,生活艰苦,其父不愿李时珍再学医药。李时珍14岁时随父到黄州府应试,中秀才而归,李时珍出身于医生世家,自幼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故决心弃儒学医,钻研医学。23岁随其父学医,医名日盛。 [4]为太医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年),李时珍33岁时,因治好了富顺王朱厚焜儿子的病而医名大显,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裣聘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李时珍又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授“太医院判”职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任职一年,便辞职回乡。关于李时珍这一段在太医院工作的经历,史学界有诸多争论,有人认为李时珍曾出任太医院院判(正六品),但也有人认为他只是担当御医(正八品)。无论其职位高低,李时珍被荐于朝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太医院的工作经历,有可能给他的一生带来了重大影响,为编写《本草纲目》打下基础。这期间,李时珍积极地从事药物研究工作,经常出入于太医院的药房及御药库,认真仔细地比较、鉴别各地的药材,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同时还有机会饱览了王府和皇家珍藏的丰富典籍,包括《本草品汇精要》。与此同时从宫廷中获得了当时有关民间的大量本草相关信息,并看到了许多平时难以见到的药物标本,开阔了眼界,丰富知识。 [4]东璧堂行医东璧堂是李时珍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从太医院还乡后创立的堂号,辞官返乡后坐堂行医,致力于对药物的考察研究,在此期间,以自己的字——东璧为堂号,创立了东璧堂。潜心著述中国画《李时珍采药图》李时珍在数十年行医以及阅读古典医籍的过程中,发现古代本草书中存在着不少错误,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李时珍着手开始编写《本草纲目》,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参考了800多部书籍,其间,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多次离家外出考察,足迹遍及湖广、江西、直隶许多名山大川,弄清了许多疑难问题。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混杂,往往弄不清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百出,使人莫衷一是。例如药物远志,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它是小草,像麻黄,但颜色青,开白花,宋代马志却认为它像大青,并责备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又如狗脊一药,有的说它像萆薢,有的说它像拔葜,有的又说它像贯众,说法很不一致。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 [4]经过27年的长期努力,于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完成《本草纲目》初稿,时年61岁。以后又经过10年三次修改,前后共计40年。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李时珍去世。 [5]万历二十五年(1596年),也就是李时珍逝世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 [4]主要成就播报编辑学术思想李时珍画像李时珍临证,推崇张元素,重辨病证,立法严谨,用药得当。治疗时,或化裁古方,或自组新方,或用民间单验方,多有良效。李时珍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很有特色,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改善了古代科学方法,积累了科学研究的新经验。李时珍成功地运用了观察和实验、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批判继承和历史考证方法。 [6]①观察和试验是本草药研究的基本方法。李时珍对药物采用亲自采集、仔细观察,以得其真的方法,获得很大成功。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分类使药物研究体系化,关键还是如何确立分类的标准。李时珍打破本草学沿用已久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建立了三界十六部分类法,使分类体系更为科学化。此外,他还在陶弘景主治药分类法基础上,建立了更完善的百病主治药分类法,创立了药物归经分类法。②李时珍为弄清每味药物,提出释名、集解、辨疑、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八项任务,这八项不是每味药全有,有的五项、六项不等。实际上是对每味药既作出系统分析,又进行了全面综合,而在分析基础上,又作了高度概括和综合。 [6]③批判继承和调查研究是李时珍研究的重要方法。他研究每味药,总是先参考诸家本草,考核诸家异同,用自己观察试验结果,加以参证:《本草经》中只载枸杞之名,未言明药用部位;《名医别录》指出根大寒,子微寒;《药性论》谓枸杞甘平、子、叶皆同,《本草衍义》说枸杞是梗皮,李时珍说:“窃谓枸杞:苗、叶,味苦甘而气凉;根,味淡气寒;子,味甘气平,气味既殊,则功用当别。此后人发前人未到之处也”。李时珍经过研究,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发前人未到之处”,这种精神,贯穿于他的全部研究活动中。④李时珍躬亲实践,广泛向劳动人民学习,注意调查研究,是他又一重要研究方法。莶一药,众说纷坛,有谓似酸浆,有说为苍耳,有曰即地菘;李时珍经过广泛征询,聚诸草谛视,得出莶即猪膏母之确论,他从京师还,见车夫用旋复花治跌打损伤,遂肯定其益气续筋,补劳损之功。邻家小儿食积,偶取羊食之,归而大吐愈,李时珍因此首载此品种入本草。他从猎户口中知虎骨强志壮神之功能;从菜农处明确芸苔即油菜,从工人处学得防止采矿中毒之法,山人、渔翁、农夫、皮匠、猎户,都是他的老师,使他从调查研究中获益非浅。 [6]⑤历史考证方法是李时珍常用的科学方法。通过文献考柬,《本草纲目》中记载了来自天竺、大食、南洋、胡人、蕃人及由梵文、佛经中得到的医药知识。经过历史考证,指出“按《本经》胡麻亦名巨胜,《抱朴子》云,巨胜一名胡麻,以黄麻于及大藜子伪为胡麻,误而又误矣,不可不辨”。 [6]李时珍主张人定胜天,通过以上研究方法取得的成果,使他更加坚定了这一信念,认为药性不是固定的,可用人工方法改造其自然性能。药性下沉者,用酒引之使其升;升浮者以咸寒药引之使降,李时珍昭示迷信神仙说之误,批判服食飞升举之谬,服金银,为赖水谷血肉之躯所不堪,“求仙而丧生,可谓愚也矣”。居住水中,步履水上,是邪说;服食成仙“误食之罪,通乎天下”,药物“治病可也,服食不可也”。个人著述传世著作失传著作《本草纲目》《命门考》《濒湖医案》《奇经八脉考》《五脏图论》《三焦客难》《濒湖脉学》《天傀论》《白花蛇传》参考资料: [2]《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李时珍借用朱熹的《通鉴纲目》之名,定书名为《本草纲目》。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着手编写,至明万历六年(1578年)三易其稿始成,前后历时27年。因编著时间长,规模庞大,《纲目》一书,乃父乃子及弟子庞鹿门均参与编写,次子建元为书绘图,可谓以李时珍为主的一本集体著作。《本草纲目》凡16部、52卷,约190万字。全书收纳诸家本草所收药物1518种,在前人基础上增收药物374种,合1892种,其中植物1195种;共辑录古代药学家和民间单方11096则;书前附药物形态图1100余幅。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的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是到16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李时珍打破了自《神农本草经》以来,沿袭了一千多年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把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莱、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包括60类。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之下列目,纲目清晰。书中还系统地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包括校正、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录、附方等项,从药物的历史、形态到功能、方剂等,叙述甚详,丰富了本草学的知识。 [2] [7]根据马元俊先生的研究,李时珍在植物学方面所创造的人为分类方法,是一种按照实用与形态等相似的植物,将其归之于各类,并按层次逐级分类的科方法。李时珍将一千多种植物,据其经济用途与体态、习性和内含物的不同,先把大同类物质向上归为五部(即草、目、菜、果、谷为纲),部下又分成30类(如草部9类、木部6类、菜、果部各7类、谷5类是为目),再向下分成若干种。不仅提示了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而且还统一了许多植物的命名方法。 [8]《本草纲目》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后被译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鲜等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书中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这种分类方法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2011年5月,金陵版《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9]《濒湖脉学》濒湖脉学李时珍感其时代的中医脉学存有缺憾甚至谬误繁多,便依其父李月池所著《四诊发明》及历史上其他多家脉论精华,于1564年(明嘉靖四十三年)编著成《脉诀》,即《濒湖脉学》。《濒湖脉学》为李时珍所著,以号命书,是为“濒湖脉学”。《濒湖脉学》语言简明,论脉清澈,不但把临床复杂脉象总结归纳成基本的27种脉象,而且还把主要内容,即脉象、相类脉鉴别、脉象主病,皆以韵文歌括形式撰述,便宜诵记,因此上其书流传深广,历来受医家推崇。《濒湖脉学》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为中医典范之作。 [10]《奇经八脉考》《奇经八脉考》,约撰于1577年,1卷。本书考证历代文献,对奇经循行和主病,详加说明,且附已见。经典药方露水释名:在秋露重的时候,早晨去花草间收取。气味甘、平、无毒。主治:用以煎煮润肺杀虫的药剂,或把治疗疥癣、虫癞的散剂调成外敷药,可以增强疗效。①白花露:止消渴。②百花露:能令皮肤健好。③柏叶露、菖蒲露:每天早晨洗眼睛,能增强视力。④韭叶露:治白癜风。每天早晨涂患处。明水释名:亦称方诸水。方诸是一种大蚌的名字。月明之夜,捕得方诸,取其壳中贮水,清明纯洁,即是方诸水。气味甘、寒、无毒。主治:用以洗眼,可以去雾明目,饮此水,还有安神的作用,亦去小儿烦热。 [10]浆水释名:亦名酸浆。粟米煮熟后,放在冷水里,浸五、六天,味变酸,面上生白花,取水作药用。但浸至败坏,则水有害。气味甘酸、微温、无毒。主治:上吐下泻(浆水煎干姜饮用),过食腊肉,致筋痛肚闷(浆水煎粥吃,加少量老鹰屎,效果更好),手指肿痛(浆水加盐泡患处,水冷应换热),脸上黑痣(每夜用热的浆水洗脸,再用布揩红,以白檀香磨汁涂擦),骨鲠在咽(慈石经火煅醋淬后,加焙过的陈橘红和多年浆水脚,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咽一丸)。浆水还能调中引气,开胃止渴,解烦去睡,调理脏腑,利小便。 [10]腊雪本草纲目释名:取霜法,用鸡毛扫取,装入瓶中,密封保存于阴凉处,虽成水液,历久不坏。气味甘、冷、无毒。主治:腊雪用瓶密封贮存,放阴凉处,数十年也不坏。腊雪有益于菜麦,又能杀虫蝗,用以浸五谷种,则耐旱而不生虫,洒家具上,能驱苍蝇,淹藏一切水果和食品,崐可免蛀害。春归有虫,雪水容易腐败,所能不能入药。附方:腊雪能解一切毒。治时气温疫、酒后暴热、小儿热狂啼等。亦治黄疸,但服时须稍加热。腊雪洗眼,能退眼红;煎茶煮粥,可以解热止渴;涂抹痱子有效。气味甘、平、无毒。 [10]东壁土释名:古旧房屋东边墙上的土,叫东壁土。气味甘、湿、无毒。主治:①突然心痛。用陈年东壁土、枯矾各二钱,共研为末,制成密丸,艾汤冲服。②吐泻烦闷,药物中毒,中乌头毒等。用陈年东壁土煮汁饮下。③目中翳膜。用东壁土细末每日点膜上,以泪出为好。④脱肛。用皂荚磨粉,和东壁土细末,炒热,装入布袋,趁热熨肛门突出部。⑤痱子痒。用东壁土干粉末扑之。⑥耳疮唇疮。用东壁土和胡粉敷上。⑦瘰疬流水。用老茅屋厨房里土墙上的土,研末,加轻粉调敷,半月可愈。⑧各种恶疮。用东壁土、大黄等分(即一半即一半的意思),滴水华水调匀,搽疮上,干了再擦。⑨背痈。用烟熏的东壁土,加黄等分,用蚬壳粉(蚬,一种小螺,生湖沼泥地,通称砚子)加东壁土末涂敷。 [10]锻灶灰释名:指煅铁炉中的灰,含有铁的作用。气味辛、苦、微寒、无毒。主治:①症瘕结块。苏恭指出:治突然长起来的结块有效。②产后阴脱。用紫色锻灶灰,加羊脂,充分和匀,布包好,在火上烘热,熨患处,推纳使上。菊枕《本草纲目》记载用怀菊花做枕,可明目。且对中风、面瘫、破伤风、小孩惊风、恶风湿痹(关节炎)等都有好处。主治:①风热头痛。用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半,茶调下。②膝风痛。用菊花、陈艾叶作护膝。③病后生翳。用白菊花、蝉蜕,等分为末,每用二、三钱,加蜜少许,水煎服。④妇女阴肿。用甘菊苗捣烂煎汤,先熏后洗。⑤眼目昏花。用甘菊花一斤、红椒(去目)六两,共研为末。加淅地黄汁和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临睡时茶送下。 [10]人物评价播报编辑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本草纲目·序》:“性理之精蕴,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籍,臣民之重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之为《神农本草经》:集本草者无过于此。著名学者黄锦祥说:“万密斋和李时珍都是明代伟大的医学家,他们博学多才各施所能,这种甘于奉献、救死扶伤的精神仍然激励着后人!” [1]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本草纲目》):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2]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16世纪中国有两大天然药物学著作,一是世纪初的《本草品汇精要》,一是世纪末的《本草纲目》,两者都非常伟大。 [10]轶事典故播报编辑雨湖传说李时珍出生那天,他的父亲李言闻正在雨湖上打鱼。平常运气还不错,这一次却连下几网都一无所获,李言闻很丧气。最后一网拉起来感觉沉甸甸的,心中暗喜,以为是条大鱼,原来是一块大石头。李言闻叹道:石头呀石头,我与你无冤无仇,今日为何捉弄我?叫我愁上加愁。石头突然也说话了:石头呀石头,前来贺喜不用愁。先生娘子快落月,不知先生有何求?原来这石头就是雨湖神。李言闻急忙赶回家,正好李时珍生下地,于是给他起名叫“石珍”。当晚李言闻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仙人铁拐李前来道喜说:“时珍时珍,百病能诊。做我高徒,传我名声。” [10]死人诊活李时珍画像一天,李时珍和大徒弟王广和来到湖口,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李时珍上前一看,见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鲜血,于是赶忙拦住人群,让抬棺材的人停下来,众人听了,面面相觑,不敢相信。李时珍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反复劝说,终于使主人答应开棺。先是进行了一番按摩,然后又在其心窝处扎了一针,不一会儿,就见棺内的妇人轻轻哼了一声,醒了。不久之后,这名妇女又顺利产下一个儿子,原来这名妇女是因难产而陷入假死。 [10]活人诊死李时珍还可以“活人断其死”的。一天,有家药店老板的儿子大吃大喝后,纵身翻越柜台,请李时珍诊脉,李时珍告诉他,小兄弟,你活不了三个时辰了,请赶快回家去。众人都不信,那个药店老板的儿子更是大骂不止。果不其然,不到三个时辰,这个人便死掉了。原来是此人吃饭过饱,纵身一跳,肠子断了,内脏受损。 [10]如此之事,不可不知有人说,北方有一种药物,名叫曼陀罗花,吃了以后会使人手舞足蹈,严重的还会麻醉。李时珍为了寻找曼陀罗花,离开了家乡,来到北方。终于发现了独茎直上高有四五尺,叶像茄子叶,花像牵牛花,早开夜合的曼陀罗花,为了掌握曼陀罗花的性能,亲自尝试,并记下了“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证实了单独使用大豆是不可能起解毒作用的,如果再加上一味甘草,就有良好的效果。 [10]善对李时珍自幼聪颖善对,还没上学就跟着父亲认熟了好多字。刚入学时,私塾先生望着被树木环抱的远山,出了上联:“远声隔林静。”李时珍当时虽然只有八岁,但见朝霞分外明媚,过往旅客早已登程,便脱口对道:“明霞对客飞。”有位药铺主人,膝下有一个女儿,聪慧而美貌,为了给女儿选择一个才华出众的男子结为伴侣,决定用药名作上联征婚:“玉叶金花一条根。”许多求婚者望联兴叹。其中有一位姓马的青年为人忠厚,只是略欠文采,他不得不求李时珍帮忙。李时珍少年助人为乐,脱口对道:“冬虫夏草九重皮。”铺主见马公子比较英俊,又交给他一副上联,限一天对上。这上联是:“水莲花半枝莲见花照水莲。”马公子只得二请李时珍对出下联:“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铺主看后非常高兴,随即再出上联“白头翁牵牛耕熟地”,限半天对出。马公子无奈三求李时珍。李时珍为了成全这桩婚事,稍假思索,用“天仙子相思配红娘”作下联。铺主十分满意,当即答应订婚。 [10]鼓子花药性李时珍利用太医院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但阅读了大量医书,而且对经史百家、方志类书、稗官野史,也都广泛参考。同时仔细观察了国外进口的以及国内贵重药材,对它们的形态、特性、产地都一一加以记录。过了一年左右,为了修改本草书,借故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投宿在一个驿站,遇见几个替官府赶车的马夫,围着一个小锅,煮着连根带叶的野草,李时珍上前询问,马夫告诉李时珍,他们赶车人,整年累月地在外奔跑,损伤筋骨是常有之事,如将这药草煮汤喝了,就能舒筋活血。这药草原名叫“鼓子花”,又叫“旋花”,李时珍将马夫介绍的经验记录了下来:旋花有“益气续筋”之用。 [10]巧用炼金术嘉靖皇帝迷信仙道,祈求长生不老。方士看准了皇帝的心意,便大炼不死仙丹,取悦皇帝,因而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炼丹热潮,但不少人因服用仙丹后中毒死亡。李时珍知道仙丹多用水银、铅、丹砂、硫磺、锡等炼取,含有毒素,于是疾呼:“丹药能长寿的说法,决不可信。”并列举服食丹药后死亡的例子,但有方士反驳说:“古代药书上说,水银无毒,服食可以成仙,是一种长生药。”李时珍认为前人遗留下来的知识可以参考,但一定要经过分析,不能尽信书上所说的。李时珍虽然坚决反对服食仙丹,却以科学的态度应用炼丹的方法。他亲自研制水银来医治疮疥等病,又利用炼金术烧制外用药物,他还把研究的数据记载在《本草纲目》里。 [10]兄弟二人学中医还在李时珍少年时代,李言闻就常把两个儿子带到自己充当诊所的道士庙“玄妙观”中,一面行医,一面教子读书,不时让孩子们帮助誊抄一下药方。李时珍耳濡目染,对行医的知识技能越来越熟,兴致也越来越浓,常常偷空放下八股文章,翻开父亲的医书,读得津津有味。《尔雅》中的《释草》《释木》《释鸟》《释兽》等篇,他都背诵如流。一天,李言闻应病家之邀,带着长子出诊去了,玄妙观中只剩下时珍一人。这时,来了两位病人,一个是火眼肿痛,一个是暴泻不止。李时珍思索了半晌,告诉他们父亲要到晚上才能回来。要不先给开个方子试试,那泻肚子的病人难受极了,就同意了。李时珍便果断地开方取药,打发病人走了。李言闻回到家中,发现了小儿子开的药方,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上,问李时珍开的药方,李时珍小声回答了。李言闻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这才知道,儿子不仅读了不少医书,还能在治病实践中加以运用,对症下药,确实是块当大夫的材料,心中不觉又惊又喜。这时,做兄长的果珍在旁边听着弟弟大谈药性,十分羡慕,暗自下决心定要干件漂亮事,让父亲看看谁的医道高明。事有凑巧,没过几天,又有两个眼痛和痢疾病人前来就诊,而那天正好只有果珍一人在诊所。他一见这两人和弟弟说起过的那两人病情一样,便不假思索,依照弟弟的方子作了处理。不料,第二天一早,这两个病人就找上门来,说服药后病情反而加重,要李言闻看看是怎么回事。果珍在一旁不敢隐瞒,只好如实相告。李言闻一听就连呼“错矣”。果珍还不服气,李言闻告诉儿子,有的病症看上去差不多,实质却不一样。接着,把为什么那天时珍要以艾草为主药,而今儿这两个病人却应该以黄连为主药的道理讲了一遍,把李果珍说得心服口服。 [10]巧辨药性真伪李时珍20岁那年,蕲州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水灾。洪水刚过,瘟疫开始蔓延。这天,李时珍正在诊病,突然一帮人闹闹嚷嚷地拉着一个江湖郎中涌进诊所。为首的年轻人愤愤地告诉李时珍,他爹吃了这江湖郎中开的药,病没见好,反倒重了。他去找他算账,郎中硬说药方没错。让李时珍给看看。说完把煎药的药罐递了过来,李时珍抓起药渣,仔细闻过,又放在嘴里嚼嚼,告诉他这是古医书上的错误,《日华本草》的记载把漏蓝子和虎掌混为一谈。众人慨叹了一阵,只得把江湖郎中给放了。不久,又有一位医生为一名精神病人开药,用了一味叫防葵的药,病人服药后很快就死了。还有一个身体虚弱的人,吃了医生开的一味叫黄精的补药,也莫名其妙地送了性命。原来,几种古药书上,都把防葵和狼毒、黄精和钩吻说成是同一药物,而狼毒、钩吻毒性都很大。毫无疑问,古医药书籍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但也确实存在着一些漏误。若不及早订正,医药界以它们为凭,以讹传讹,轻者耽误治病,重者害人性命。 [10]尝遍百草李时珍纪念币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34岁的李时珍着手按计划重修本草。由于准备充分,开头还比较顺利,但写着写着,问题就来了:所谓本草,是古代药物学的代称。它包括花草果木、鸟兽鱼虫和铅锡硫汞等众多植物、动物和矿物药。由于其中绝大多数是植物,可以说是以植物为本,所以人们又将药物直称为“本草”。东汉《神农本草经》成书,到李时珍诞生前的400余年间,历代本草学家都有不少专著问世,但却从未有一部能概括这一时期药物学新进展的总结性著作。李时珍意识到了它的分量,却仍未料到,药物是那样的多种多样,对它们的性状、习性和生长情形,很难全部心中有数。比如,白花蛇,同竹子、艾叶,本是蕲州的三大特产,可以主治风痹、惊搐、癞癣等疾病,是一味贵生药品。李时珍曾跟着捕蛇人亲自上山,捕捉到一条白花蛇,仔细一看,果然和书上讲的一模一样。 [10]与婆婆治病李时珍一路考察,一路为父老乡亲们治病,深受人们尊敬与依赖。有位老婆婆,患习惯性便秘达30年之久,虽多方治疗,终不见效。李时珍运用从民间学来的偏方,以适量的牵牛子配成药,很快就治好了她的病。还有个妇女鼻腔出血,一昼夜都止不住,怎么治也不见效。李时珍用大蒜切片敷贴患者足心,不大工夫血就不流了。这个方子,也是他从民间采得的。 [10]验证动物药性蕲蛇,即蕲州产的白花蛇,这种药有医治风痹、惊搐、癣癞等功用,李时珍早就有研究,但开始只从蛇贩子那里观察。内行人提醒他,那是从江南兴国州(今阳新县)山里捕来的,不是真的蕲蛇。为了找到真正的蕲蛇,他请教一位捕蛇的人,人家告诉他,蕲蛇牙尖有剧毒,人被咬伤,要立即截肢,否则就中毒死亡。在治疗上对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贵重。州官逼着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去捉,以便向皇帝进贡。蕲州那么大,其实只有城北龙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蕲蛇。李时珍追根究底,要亲眼观察蕲蛇,于是请捕蛇人带他上了龙峰山上。龙峰山有个狻猊(Suānní)洞,洞周围怪石嶙峋,灌木丛生,缠绕在灌木上的石南藤。蕲蛇喜欢吃石南藤的花叶,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终于亲眼看见了蕲蛇,并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本草纲目》写到白花蛇时,说得简明准确。 [4]鲮鲤,即穿山甲,是常用的中药。陶弘景说它能水陆两栖,白天爬上岩来,张开鳞甲,装出死了的样子,引诱蚂蚁进入甲内,再闭上鳞甲,潜入水中,然后开甲让蚂蚁浮出,再吞食。为了了解陶弘景的说法是否对头,李时珍亲自上山去观察。并在樵夫、猎人的帮助下,捉到了一只穿山甲。从它的胃里剖出了一升左右的蚂蚁,证实穿山甲动物这点,陶弘景是说对了。不过,从观察中,他发现穿山甲食蚁时,是搔开蚁穴,进行舐食,而不是诱蚁入甲,下水吞食,李时珍肯定了陶弘景对的一面,也纠正了其错误之处。 [4]亲属成员播报编辑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李晓山,古代郎中,铃医李言闻,月池,太医院吏目,妻子张氏李果珍李时珍李建中,嘉靖四十三年(1564)举人,四川蓬溪知县、云南永昌府通判,配彭氏李树初,过继,配安东王朱翊镞女儿朱宜人,夫人颖慧、纯孝、柔顺、勤朴。续娶封氏宜人李延庆,贡生李氏,嫁贡生冯楫李氏,嫁举人张承位李具庆,蕲州学生员,配贞节吴氏李之瑨、李之玖、李之瑶李建元,湖广蕲州生员李树本,蕲州荆王府引礼生李建方李建木,追赠中宪大夫李树初,过继给李建中,万历四十六年(1618)中举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官至山西按察司副使。参考资料: [6] [22-23]史籍记载播报编辑《明史·卷二百九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七》 [11]《进〈本草纲目〉疏》 [12]人物纪念播报编辑李时珍陵园李时珍纪念馆(7张)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李时珍这位伟大的医药学家,在其故里蕲州城东南面风景秀丽的雨湖之滨修葺了墓冢,建成了"李时珍陵园"。陵园由本草碑廊、纪念展览、药物馆、百草药园、墓园五大部分组成,1982年,定为中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78年,湖北省文化局重修李时珍墓,李时珍塑像,通高4.35米,底座镌刻郭沫若亲笔题词。塑像后并列有两座墓冢,东侧为李时珍与其妻吴氏合葬墓,墓前有其子李建元、建中在明万历癸巳年(1593年)中秋所立的墓碑;西侧为其父李言闻与母张氏合葬墓,底径均为6米,高约2米。碑前青石上刻有著名人物画家蒋兆和所画的李时珍像,墓前另立石碑,上刻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的题词。1980年,在陵园内正式建立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机构——李时珍纪念馆。整个纪念馆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纪念馆仿古大门上镶嵌着邓小平同志于1987年7月8日亲笔题写的馆名。纪念馆的展品主要有历史文物、文献、药物标本、图表、照片、画像、雕塑等1000余件,形象系统地介绍了李时珍的生平和《本草纲目》的伟大成就。藏品中有诸多古籍善本,自明清以来《本草纲目》各种版本弥足珍贵。 [13]长沙李时珍塑像1983年,李时珍雕像在湖南长沙落成,系由恢复高考后湖南医学院(湘雅医学院)的首届毕业生捐给母校,塑像由中国著名雕塑家朱惟精亲自创作设计,湘雅医学院老校长、中国著名医学科学家张孝骞亲笔题词:“精研医学,勤学先贤,为民服务,又红又专”。湖南塑像位于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大院内,毗邻美丽的湘雅医学院近代建筑群。莫斯科大学李时珍浮雕1952年,莫斯科大学新建立的校舍大礼堂走廊上,准备镶嵌世界各国大科学家的大理石浮雕像。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推荐了两位中国科学家——祖冲之和李时珍,获得校方通过。 [14]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

大宅门背后——回回医药的故事 - 知乎

大宅门背后——回回医药的故事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大宅门背后——回回医药的故事卡奥夫阿拉是我的也是你的很少有人知道,曾经红遍中国荧屏的电视剧《大宅门》里的“白家”,其原型是一个典型的回族医药世家。白家先祖是元代随蒙古大军迁至中国的西域穆斯林。明永乐年间,白家在河北定州创建了“白敬宇药铺”,以阿拉伯秘方自制眼药。民国时,白敬宇制药已经在全国24个大中城市开办了分号,影响远超同仁堂。以香药为主要成分的“白敬宇眼药”,是白家的拳头产品,也是回药的杰出代表。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白敬宇眼药”曾为中国赢得了第一块国际金牌,首开中国医药产品在国际上获奖的先河。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白敬宇制药在公私合营中被并入同仁堂,逐渐被人淡忘。而白家老号是回医,就更加不为人知。据白家第16代传人白国华女士的讲述,白家子弟严守回族教门和生活习惯,家风勤俭、富而好义,与电视剧里结交官府、逛妓院的“白家人”完全不是一回事。抗战期间,台儿庄很多中国将士的眼睛被硝烟熏坏,白家向前线捐献了30万支眼药。白国华女士的大哥白国恩先生还在汉口成立了“中国回民救国会”,积极组织动员全国回族同胞投入到抗战中。从河北定州走出的马应龙制药,则是回医回药的另一个优秀代表。马家祖上是来自中亚的穆斯林,先祖号“木八剌沙”。马家与白家一样,都以生产眼药而扬名发家,其拳头产品“马应龙眼药”妇孺皆知。马家在武汉开设的分店,在经历了公私合营后,如今已发展为上市公司――武汉马应龙药业集团。同样是来自中西亚的色目人后裔,同样使用阿拉伯验方,拳头产品都是以香药为主要成分的眼药……白家和马家,两个回族医药世家的出现,说明了回医回药自有传承,即便在近现代,它们依然光彩夺目。河北定州存世的回医除了白家老号和马应龙制药,民间的回医回药依然十分活跃,如以治疗妇科病出名的回医世家――锁氏家族。据锁氏传人锁栓柱讲,锁氏在清代由宁夏迁到定州,锁氏的“妇女调经丹”秘方是从宁夏带到定州并世代相传的。目前,秘方由锁栓柱掌握。他家生活富裕,但不以医药为业。这是因为锁氏先祖严格遵循伊斯兰教提倡施舍和救人的教规,他们留下遗训,此药不能用来赚钱,只能“施药”给需要的人。多年来,锁栓柱恪守祖训,只“施药”,不卖药。“妇女调经丹”在定州当地非常有名。锁家至今存有解放后来自全国的求药信函。意味深远的是,秘方的核心成分,就是没药、乳香等穆斯林传统药物――香药。回医回药的溪流一直在中国历史的深处淙淙流淌,在文化融汇中,与中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漫长岁月中,因为语言的改变,因为封建统治者的故意销毁,许多回医回药的珍贵史料湮没。甚至,许多回医为了避免民族歧视不得不隐瞒了身份。但如果细心梳理,回医回药的溪流一直在历史的深处淙淙流淌,从未间断。乳香、没药、草豆蔻、苏合香、藏红花……今天,人们已经将这些药材视为中药的一部分。事实上,它们是通过回族先民的贸易和迁徙活动,从遥远的中亚、西亚带到中国,并被中国人称为海药或者香药。唐代回族先民李珣所著的中国第一本外来药典《海药本草》中就记录了131种海药。自唐以降,这些舶来品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广泛普及。至今,以香药为主制成的苏合香丸、安息香丸、至宝丹、紫雪丹……仍是中医临床使用的灵丹妙药,如果抽出香药,这些名方将无从成立。白家老号与马应龙家族的拳头产品——白敬宇眼药、马应龙眼药,也都以香药为主。远道而来的阿拉伯药物还促进了中药剂型的大改革。传统的汉方药物,以汤、丸、膏、散为主要剂型。回族先民则带来了芳香挥发剂、滴鼻剂、露酒剂、油剂、糖浆剂和给药丸包裹蜡壳的技术。源源而来的还有阿拉伯医生和医术——在中世纪,阿拉伯医学融汇了欧洲、印度的医学精华,曾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自唐之后,阿拉伯医生陆续来到中国。元代,蒙古大军将大批西域医生掠至中国。元皇室曾设“广恵司”修制回回药物,并设“回回药物院”。回族先民中的医生在骨科、外科、皮肤科、眼科等方面独具疗效,受到了上至皇室下至百姓的广泛认同。在此基础上,回医回药与汉医、蒙医等广泛交融。薪尽火传,回医的相当一部分成就已经被视为中医成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状。但回医东西合璧的鲜明特色从未消失,传承也未间断。北宋神宗年间,一位从西域来华的医生,凭借高超的阿拉伯正骨术得到皇帝赏识。皇帝赐其姓梁,并任命为“朝廷护驾金疮供奉”。1959年,梁氏后人将传承了900多年的“奇命接骨丹”、“伤科保珍膏”秘方献出。国内许多中药厂据此制成了胶布型“伤湿保珍膏”。除了白家、马家传承了回医以香药治疗眼疾的高超造诣外,清末回族名医丁德恩也延续了回医擅治外科的传统,以治疗皮肤科顽症而闻名北京。其家族中人皆回、汉、医三通,子侄辈中出过多位名医。他的传人哈锐川等中医大家在行医中,依然保留着传统回回医学的一些特色。在全国范围内,穆斯林特有的“拱北医术”的传承从未停止。由于“拱北医术”的传人往往恪守“施药”的原则,使拱北里的回医回药只能造福于居住在附近的群众。不为外人所知的同时,也错失了弘扬回族优秀文化、发展壮大回医回药的机缘。更多定州锁氏这样的回医世家,也在民间默默生长。在宁夏回医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又先后挖掘出出现了伊正回药圣穆威胶囊、张宝玉回医骨伤诊疗、黄宝栋回药制剂、陈卫川回医医技10法等成果。采摘自宁夏日报发布于 2022-01-08 18:57故事医药大宅门​赞同 2​​9 条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生活在医学世家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知乎

生活在医学世家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知乎首页知乎知学堂发现等你来答​切换模式登录/注册生活医学家族生活在医学世家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那种祖祖辈辈(也不一定一定是祖祖辈辈,长辈们就可以)就是医生然后一直到现在自己这一辈还在做医生的人?非常好奇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是怎么…显示全部 ​关注者102被浏览71,164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好问题 2​添加评论​分享​19 个回答默认排序匿名用户我爸这边全是医生与药剂师,感受就是:“ 生日想要一个芭比,收到了一套显微镜。”小时候迷你场景玩具,我爸会帮我把每件事情上编个号码。然后告诉我大概怎么样的步骤会更高效。我组房子做家具,他在旁边排序,编号,教我。然后帮我把小房子里通电。这练就了我一身抱佛脚时的高效。家里的书很多,常年更换,我没事就拿走一些。这个跟学医没关系,但是我爸很爱阅读。阅读时习惯性将笔记做好,每天晚上坐在桌子前思考,是他的习惯。化学不用请老师。干净整洁。我爸每天早上都会把家里收拾一遍,把水果洗好给我妈留在桌子上然后去办公室。我回国时老老实实把东西每天整理一下,他经常会告诉我哪里的东西需要整理。理智,我只看过他在电话里向别人发火过一次。所以我花了好久学习解读他的情绪:大概就是他要是说了什么,那这件事情肯定是让一般人无法忍受了。这个是红线,我不踩。。。一切问题都会好好说,从来没有骂我过。守信用,小时候商量好考满某个分数就去九寨沟。差两分,硬是不让我去。。。有毅力,做什么事情坚持到底,目标明确。是很好的目标管理人。也不会抱怨,属于沉默的将事情做好的那一种。有一次吃东西导致肠胃炎,我妈妈急坏了,我爸过来量我额头温度,然后看吊瓶成分,看看水杯说:“ 脱水了会死的,要多喝水。” 吃螃蟹过敏,他安静的区分过敏类型,然后给药,说:“ 睡一觉就好了。” 在外读书被烫伤,被小动物抓伤,扎伤什么的。我跟我妈说完之后,我妈激动的告诉我爸,我爸判断伤口尺寸,问一下发生时间,判断程度,然后叮嘱用哪些药。随后让我下次发生同样的事情要怎么处理。对我妈很好,不让她受苦操心。宠的一直有少女心。唯一一次说重话,是我天天给我妈说不开心的事,我爸发来短信说:“ 这对你妈妈身体不好,你这个岁数需要学会独立,我相信你能自己解决。” 我每年回国会预留几天好好跟我聊天。聊天内容为我的人生规划,推荐我看的书,以及调整我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我失恋的时候,在沙发上掉眼泪。我爸就坐在旁边不说话,但是默默跟我妈一起陪着我。自律,每天准点睡,准点起。当年出国第一个月,我爸打来电话:“ 出门在外,吃饱穿暖。”话少,不说废话。重要事情写信。必要的时候打电话。每一次谈话都是准备好了的。他一般不表达自己的立场与想法,仅仅在事情触犯到他的原则上时。我唯一一次真正看他在电话里发火,我觉得威慑力报表,没有脏话,但是句句精准直中要害。。。我在旁边看着,默默的一溜烟回到房间。。看书看到晚上才探出脑袋 尊重我是什么样子,以及我的想法,不会刻意改变我。但是会去引导。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总之,父爱如山,细腻无痕却倾尽所有吧。编辑于 2022-01-11 19:33​赞同 39​​7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之之医生​ 关注这个问题必须回答,我想我绝对有资格。我出生于中医世家,有记载的,从高祖父(爷爷的爷爷)就开始行医,当时是县人民医院骨伤科和肿瘤科带头人,在当地很有名气,录入县志的。那个时候,纯中医,生病了喝中药,断骨伤筋都是手法复位敷药上夹板。爷爷现在仍在行医,手法复位超级厉害,可惜现在用手法复位的人越来越少了,既减少病人痛苦又经济高效的方法将来可能要灭绝了。爸爸也是中医医生,自幼同他的爷爷上山采药认药品药看病,一生极其热爱中医事业。家里的亲戚很多都是医生。我,湖中药毕业(哈哈,爸爸还是我的校友呢,我可以叫他老学长),今年考了研究生,正在努力,希望有一个好的结果。我的梦想就是,一心一意,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好医生,继承好家传本事,让中医发扬光大。体验?1.从小我生病了爸爸看一下,喝点中药就活泼乱跳了。从来没有吃过西药丸子,没有打过点滴。(所以长那么大了,我还恐针,体检抽血都害怕的想哭,强忍)2.家人生病了无论大小,都是自己解决,未病先防,已病治病,哈哈哈3.看到病人及家属会感到很压抑,当他们恢复健康的时候内心会无比的欣慰。于是从小立志要长大了要像爸爸一样厉害。4.每次回家爸爸会balala~跟我说经典病例,如何分析治疗~5.家里当然有祖传下来的经验秘方,膏丹丸散,but我现在还没有学到,时间未到吧。太多了~得慢慢说。编辑于 2021-08-02 14:19​赞同 25​​22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_百度百科

十大名医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中国古代十大名医播报讨论上传视频中国古代的十大名医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中国古代十大名医是指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谧、叶桂、孙思邈、薛生白、宋慈、李时珍、葛洪,所属领域是中医和中药。著有作品《扁鹊内经》、《外经》、《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湿热条辨》、《本草纲目》。中文名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代表性人物扁鹊、华佗、张仲景等代表著作《扁鹊内经》、《湿热条变》研究领域中医、中药时    代战国(扁鹊)、东汉(华佗、张仲景)所属国家中国目录1版本一▪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谧▪叶桂▪孙思邈▪薛生白▪宋慈▪李时珍▪葛洪2版本二版本一播报编辑扁鹊战国时医学家,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O年)。善用“针石”、“服汤”、“熨”等治病,所著《扁鹊内经》、《外经》早佚。他为什么被称为“扁鹊”呢,这是他的绰号。扁鹊 [1]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述了与他有关的两个医案:一个是用脉诊的方法诊断赵子简的病,一个是用望诊的方法诊断齐桓侯的病。因此被称为“脉学之宗”。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医学家,精内、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为擅长,“麻沸散”的使用为世界医学史上最早之全身麻醉,还发明了“五禽戏”。 据人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0八年)。这考证很可疑。因为《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记载。据此,华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岁。华佗被害至今已一千七百多年了,但人民还永远怀念他。江苏徐州有华佗纪念墓;沛县有华祖庙,庙里的一副对联,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总结了华佗的一生:“医者刳腹,实别开岐圣门庭,谁知狱吏庸才,致使遗书归一炬;士贵洁身,岂屑侍奸雄左右,独憾史臣曲笔,反将厌事谤千秋。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张仲景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市邓州人),约生于东汉和平一年(150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东汉医学家,辞官业医,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确立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规律,它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著作,开创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先河;同时在制剂学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历代医家无不尊张仲景为“医圣”,故有“医圣者,即医中之尧舜也,荣膺此誉者,唯仲景先师。”与张仲景同时代的华佗读了《伤寒论》后喜曰:“此真活人也”。南北朝时陶弘景说:“惟仲景一方,最为众方之祖”。唐代医家孙思邈说:“江南诸师秘仲景方不传”。可见张仲景医方的宝贵。《伤寒论》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也是医家必读。皇甫谧字士安,小时名静,晚年自称玄晏先生。魏晋医学家。西晋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人县朝那镇)人。著名医家,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总结了晋以前的针灸学成就,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另著有《帝王世纪》等。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叶桂叶桂,字天士,号秀岩,清医学家。江苏吴县人(1667-1746),祖父叶时和父亲叶朝采都是当地的名医。叶桂幼时便随父亲学医,14岁时,父亲去世,便又随父亲的一位姓朱的门人继续学习。他勤奋好学,聪颖过人,没几年,就超过了教他的朱先生,声名远播。他是中医学史上温病学派的创始人,其声望地位,并不在“金元四大家”之下,也是名贯大江南北的人物。其著作《温热论》至今仍被临床医家推崇备至。对治奇经、脾胃、儿科等病尤为擅长,尚有《叶案存真》、《末刻本医案》。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孙思邈是京兆东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出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活了102岁(也有说他活了141岁),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历史上,被人们尊为“药王”。一生致力于医药研究工作,著有《千金方》,创立脏病、腑病分类系统,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中国古代十大名医薛生白薛生白,别名雪;字生白,号一瓢,又号槐云道人,晚年自署牧牛老朽,以字行。清代吴县人,生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卒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享年90岁。与叶天士同时而齐名。早年游于名儒叶燮之门,诗文俱佳,又工书画,善拳技。后因母患湿热之病,乃肆力于医学,技艺日精。薛雪一生为人,豪迈而复淡泊,年九十岁卒。故也知薛雪并非专一业医者,但他于湿热证治特称高手,所著《湿热条辨》即成传世之作,于温病学贡献甚大。又尝选辑《内经》原文,成《医经原旨》六卷(1754)。唐大烈《吴医汇讲》录其《日讲杂记》八则,阐述医理及用药;另有《膏丸档子》(专刊稿)、《伤科方》、《薛一瓢疟论》(抄本)等。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宋慈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宋慈(1186-1249),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地区)人,宋朝福建人。1247年总结宋代前法医方面的经验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写成《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中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被称为“法医学之父”,著有《洗冤集录》。西方普遍认为正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李时珍字东璧,又名李东璧,号濒湖,明朝医学家,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其父李言闻世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再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穷搜博采,历三十年,三次易稿而成《本草纲目》,为中国医学史上一大巨著。是中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中国古代十大名医葛洪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东晋思想家、医药学家。丹阳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县)人。约生于晋太康四年(公元二八三年),卒于东晋兴宁元年(公元三六三年)。晚年,他隐居在广东罗浮山中,既炼丹、采药,又从事著述,直至去世。他还是古代一位鼎鼎有名科学家,在医学和制药化学上有许多重要的发现和创造,在文学上也有许多卓越的见解。他的著作,约有五百三十卷。不过,大多已经散佚,流传至今的,主要有《抱朴子》和《肘后救卒方》葛洪的医学著作,据史籍记载,尚有《金匮药方》一百卷,《神仙服食方》十卷,《服食方》四卷,《玉函煎方》五卷。版本二播报编辑自古以来,为了捍卫人类的健康,中国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名医。名医之中的佼佼者,被称为“十大名医”。岐伯、雷公、扁鹊、华佗、张仲景、葛洪、皇甫谧、孙思邈、韦慈藏、钱乙、李时珍等名医均曾进入“十大名医”之列。因古代名医太多,“十大名医”的排列经常变换 [2-3]。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

百度知道 - 信息提示

百度知道 - 信息提示

百度首页

商城

注册

登录

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采购

地图更多

搜索答案

我要提问

百度知道>提示信息

知道宝贝找不到问题了>_

该问题可能已经失效。返回首页

15秒以后自动返回

帮助

 | 意见反馈

 | 投诉举报

京ICP证030173号-1   京网文【2023】1034-029号     ©2024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知道协议 

叶氏家族三代从医: 医者家风 百年传承_叶侠

叶氏家族三代从医: 医者家风 百年传承_叶侠

新闻

体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教育

时尚

科技

财经

娱乐

更多

母婴

健康

历史

军事

美食

文化

星座

专题

游戏

搞笑

动漫

宠物

无障碍

关怀版

叶氏家族三代从医: 医者家风 百年传承

2019-06-19 09:33

来源:

瓯越文体秀

原标题:叶氏家族三代从医: 医者家风 百年传承

前言

在温州,有许多积淀深厚的文化世家,在艺术、科技、医学等各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鹿城“叶氏家族”,作为一个三代行医的百年中医世家,是其中典型之一。

叶适后人、已故浙江省名中医叶侠生,是这个家族的第一代医者;他有九个子女,其中四个:叶成舟、叶小迈、叶远栋、叶素芬均承其衣钵,在中医外科、医疗管理等领域做出贡献;医者家风同样影响着孙辈,孙辈中目前有七人学医、从医。日前,记者走访了多位叶氏家族成员,聆听这一中医世家的故事。

第一代医者叶侠生:

为自医而学医,后创立温州市五马医院,成该院“四大支柱”之一

这个以悬壶济世为使命的中医世家的传承,要从为“自医”而学医的第一代医者叶侠生说起。

展开全文

叶侠生

叶侠生1911年生于温州市郊横渎村,自幼体弱多病。其父是一名农民,略通草药偶尔为耕牛治病,因十分忧心独子病弱的身体,就让15岁的叶侠生拜入浙南中医外科名家吴廷巽的弟子林杰夫门下,并托其代为照顾。叶侠生在林杰夫身边学习时,其他同门师兄弟约摸学个三五年就都告别师傅自立门户了,叶侠生却在老师身边待了整整八年。非他愚钝,相反,正因他天资聪颖深得林杰夫喜爱,舍不得让他离开,希望尽可能多地将所学传授。

叶侠生学成后悬壶鹿城,精于外科,尤擅杂症。当年,开在大南门锦春坊口的侠生诊所远近闻名,许多居住在县城和乡野的病患都慕名赶来求医。叶成舟说,父亲一生礼佛,常怀慈善之心,施医舍药给穷苦农民常常不计报酬,时常说:中医只为救死扶伤,想赚钱不要学医。当年一黄姓青年(振州)患肺痈外溃,背部流脓,经医院及多方医治无效奄奄一息,后由叶先生治愈。为感激救命之恩他每年正月初一前来拜年,先生去世后仍坚持初一去横渎叶氏宗祠上香一直至今,他如今还健在,已年逾八十。

据《叶侠生传略》载,叶侠生曾担任“永嘉普安施医施药局”特约医师,享有极高威望。新中国成立初期,他积极组织参加联合诊所,后来组建了温州市五马医院(温州市第八医院前身)。1958年,因为历史原因,他被错戴“反革命”的帽子,于1961年被遣送至西溪大洋山农场,任职于医务室。

“地位和境遇的一落千丈,并没有使父亲消沉。”叶成舟曾听父亲叙述当时境况:“行医深山岙底,接触的是朴素善良的山民,身心反倒日渐康健了。”

得以“摘帽”,是在一年多以后。返回岗位的叶侠生积极工作,高尚的医德与高超的医术,为他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与崇敬,日门诊量达百余人,与伤科王昌荣、儿科曹幼芹、西内科朱侠并列为该院的“四大支柱”。

在学术上,叶侠生认为“治外必须通内,外症虽发于体表,必根于内”,又因壮、老、妇、孺皆可罹患,“故擅外者必通晓内妇儿科”。因此,叶氏中医除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外用药物、手法、刀法外,更重视内治扶正祛邪、调理气血以除其根,故治疗内科杂症亦多良效,特别是对疔、疮、痈、疽、老烂脚、甲状腺病、乳房病等疾病的治疗方法,为人称道。叶侠生授徒也同样要求学生先读内科典籍,后习外科著作,使“学有源流,知常达变”。

“父亲平时很注意民间单验方的搜集,认为这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还十分重视中医理论的探讨及自身经验的总结,绝不保守。”叶成舟告诉记者,叶侠生编撰有“验方采风集”“疡科源流概要”“脱疸论”“外科证治”“大麻风论”“白喉论”等多种资料,并曾多次在市级、省级中医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介绍和交流。1987年,浙江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研究所编辑的《医林荟萃·浙江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选编第十一辑》刊登了《叶侠生治疡经验选介》,对其学术经验作了介绍。

子女四人继承衣钵:

“我们家没有什么遗产,唯一宝贵的财富,就是父亲言传身教的医者情怀”

小时候,叶成舟放学后便会来到父亲的诊所写作业,父亲就在离他不远处为病人看诊。对于中医药理,他自幼耳濡目染,并不陌生。可他却说,起初自己没想过要学医,走上这条路是在计划之外的。

叶成舟自小成绩优异,从温州市第一中学毕业后,他没有申报医科大学而是被浙江农业大学录取。可到杭州报道那天,其余人都在名册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唯独他的名字横看竖看都找不着。后来他才得知,自己的入学资格因政审不合格而被取消了,他只得独自背上行囊回了家。时逢“三年自然灾害”,政府号召高初中毕业生支援农业第一线,大种蔬菜,以菜代粮。于是响应号召,自愿下乡插队。

叶成舟的长子叶放(后左)1984年自温州卫校毕业后,在市区大南门开办了“叶放”诊所,这是他与父亲、祖父叶侠生(前)在诊所前的合影。

冥冥之中命运自有安排。在插队期间,他巧遇了父亲曾经的学生陈绍芳。当时,陈正有意组建农村保健站,而叶成舟虽然没有系统学过医,但自幼在父亲身边帮忙,抓药、打针全不在话下,于是,他与陈绍芳一拍即合,于1961年组建了光明保健站。就这样,叶成舟当上了“赤脚医生”。“那是一段‘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经历”,叶成舟回忆,“当时农民没有医保可是光明大队却规定为村民看病报销50%,大病、重病还由我们护送到市大医院或外地就诊,我就关注大医院如何救治开方,积累经验”。与此同时,他还师从父亲的两位朋友--温州著名儒医白文俊、李薏园二位先生,学习中医经典及内妇儿科临床。

后来,叶成舟还曾在毛纺厂医务室担任了八年的临时医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1979年,全国中医药人员选拔考试开考,叶成舟通过考试,被分配进入温州卫生学校,终于成为一名执证“医师”“教师”。1985年,经省卫生厅批准,他成为浙江省第一批名老中医许国华主任医师的助手,之后总结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编写了“岳西医集--许国华中医经验辑编”。他在温州卫生学校工作直至退休,其间先后担任过卫校中医教研组长及门诊部主任、市中医药人员评审委员会委员、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及外科分会主任、省中医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疡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位,为温州中医学对外交流与发展、中医人才培养等作出了突出贡献。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叶成舟却常投以“批判”的眼光,自责“没能为卫校学生们创造更多临床机会和条件”,直到他退休前一年--2001年,温州卫生学校并入温州医学院,他的这个心愿终于达成。

“我们家没有什么遗产,唯一宝贵的财富,就是父亲言传身教的医者情怀。”除叶成舟外,叶侠生还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也都在中医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次子叶小迈是原温州市气功疗养院伤科主任,上世纪90年代便远赴英国传播中医药,筹建中医药海外中心,终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三儿子叶远栋初中毕业后响应国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远赴黑龙江支援建设,归来后成为一名村医,没有轰动的事迹和耀眼的光环,只是日复一日默默地在基层岗位上勤奋工作,守护横渎村里老小的健康;女儿叶素芬是温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中医外科助理医师。

1954年元旦,温州市普安医药局全体医师合影。前排左五为叶侠生。

小辈锋芒不输前人:

“传承好中医药学科,也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代人的神圣职责”

家学有渊源,叶氏第三代,叶放、叶青、张红、叶绿、叶丛丛、叶必宏、叶眉月都不约而同走上了中医药的道路,其中不乏中医药学科“省级优秀毕业生”、全国综合三甲医院学科带头人等,他们接过了家族传承的接力棒,也为温州中医界贡献着新生力量。

留着一头利落短发,笑容温婉可亲的张红是叶成舟的外甥女,看上去年纪不高,却是一名拥有三十多年的从医经验的主任医师。在她位于市中心医院的针灸科诊室里,总是坐满患者。实际上,当张红于1987年毕业进入市中心医院工作时,接受针灸治疗的病人还很少,为了多获得一些临床经验,她甚至跑去医院保健科建立的“家庭病床”寻找合作,主动上门为中风等行动不便的病人提供针灸治疗。经张红及其团队的不懈努力,三十多年间,温州市中心医院针灸科,经历了从一间约15平米的简陋诊室,发展到今天拥有一个楼层400余平米诊疗空间的巨大变化,并成为全国综合三甲医院中医药建设示范基地、温州市中医药建设项目针灸临床技能与科研创新基地。张红本人也因为认真执着的工作态度及其针灸治疗的实际疗效收获了病人的信任和支持,去年荣膺“温州市名中医”称号。

张红将一切荣誉归功于她的良师和病人。“医生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的过程,我很庆幸自己在每一个阶段都能遇到好老师。”三十多年来,她先后赴北京、上海、成都、青岛等地求师访友,原浙江中医学院针推系老师朱明清,耳医学专家黄丽春,浙江名中医、杭州红会医院针灸科郭守云等都是她的授业恩师,在她看来,他们教授给她的不只是医术,更是多年的临床经验、心得体会以及由此形成的中医理念。她同样感谢她的病人,“其实一些人接受针灸治疗刚开始是有点害怕,甚至是恐惧的,但他们最终选择信任我,正是这份信任鞭策着我不断学习”。存有一颗感恩之心的张红总说自己的“医运好”,她感言,外公叶侠生在她毕业那年语重心长的那句“孩子,做医生一定要对病人好”,一直提醒着她对待病人不能有丝毫懈怠。

叶远栋之子叶必宏如今是一名85后“主治中医师”,先后师从过方剑乔、林国明、詹红生、王正等中医名师,有着扎实的专业功底,曾入选市"551"人才工程、市“双鹰计划”人才培养项目等,并主持多项市级中医药研究课题。去年,叶必宏受医院推荐借调至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协助基层中医药服务管理工作。在中央国家机关的工作体验让他深有感触,“我深感国家领导人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中医药的伟大复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中医药学科,也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代人的神圣职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

医者仁心!细数江苏历史上的那些名医们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细数江苏历史上的那些名医们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下载客户端登录无障碍+1医者仁心!细数江苏历史上的那些名医们方志江苏2020-03-11 10:05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 澎湃号·政务 >字号江苏自古经济发达、文教昌盛,医学文化源远流长,历代名医辈出。据史料记载,从殷初至清末的3000多年中,江苏医家见于著录的有3876人;中医文献浩如烟海,至清末包括已知散失的古医书和现存著作,初步统计有3140部,数以万卷,其中许多医著历代流传,负有盛名。江苏的地方医学流派较多,吴门、孟河、山阳、龙砂四大医派名家辈出,其中最有名的要数享誉“甲天下”的吴中医派和“冠吴中”的孟河医派。历代名医辈出的江苏东汉华佗于公元2世纪客居彭城,采用中药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再进行死骨剔除术和剖腹术,开创了世界外科史上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的先河。晋葛洪在《肘后救卒方》中,首次描述了天花在中国流行的情况,还创用狂犬脑外敷犬咬伤口,以防止狂犬病发作;在其《抱朴子》一文中记述了葛氏炼丹术和几十种丹药,被后世尊为化学制药之鼻祖。公元3世纪,吕广的《黄帝八十一难经注》为全国《难经》最早注释本。东晋末龚庆宣整理的《刘涓子鬼遗方》,为现存全国最早的外科专著,书中记载了使用水银软膏治疗皮肤病。公元5世纪,胡洽在《百病方》中首载用水银制作利尿剂,远早于世界其他各国。南北朝徐之才创用按药物性能、功效将中药分为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类,为后世中药学、方剂学分类奠定了基础。宋沈括在《良方》中,首次记载了用人尿制取“秋石”(含性激素的结晶制剂)。宋杨介对刑人进行尸解,绘制人体内脏图,编成《存真图》,较意大利蒙迪诺的解剖学早二个世纪,且图说更详尽。明薛己著《疠疡机要》,为中国第一部麻风病专著。明清时期,江苏中医兴盛,医家有3699人,医著2933部,并出现了许多医学巨著。明王肯堂历11年编撰成《证治准绳》六种,共44卷,集明以前医学之大成,与《本草纲目》、《景岳全书》并列,被称中国明代医学三大杰作之一。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明万历二十一年金陵胡承龙刻明重修本《本草纲目》明陈实功积40余年临床经验,著成《外科正宗》,介绍了103多种外科病诊治,并附有典型案例,实用价值甚高。明末清初,温病学说首先在江苏创立,对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路。吴有性在总结了大量临床经验以后,编著了第一部温病专著《温疫论》,创“戾气”学说,首先提出了瘟疫是传染病的观点,认为瘟疫起因于“戾气”,“戾气”从口鼻而入,有很强的传染性,治则以祛邪逐秽为第一要义,为温病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等医家确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治纲领,使温病学在理论上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清高映清著《乳石山房医案》,在国内最早记载黑热病的特征和在江苏的流行情况。清雷大升著《丹丸方论》等医著,创设雷允上药铺,并研制了六神丸,驰誉中外。江苏的地方医学流派较多,其中主要有享有“甲天下”的吴中医派和“冠吴中”的孟河医派。“甲天下”的吴中医派以苏州为中心的苏州地区,历史上有“吴中”之称。吴中以素有“天堂”美称的苏州市为中心,河流密集,交通便利,文化发达,经济繁荣。千百年来,尤其是明、清时期,吴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医学家,形成了独特的地方医学流派—吴中医派,在祖国医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吴中医派具有“名医多,著述多,创温病学说”三大特点,自汉代至民国,有医家950人,著作869部,因此也有“吴中医学甲天下”的美誉。叶天士像吴中名医辈出,据不完全统计,自汉代至民国有950人,占同期全省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明、清两代有872人之多。曾在太医院任职的有63人。历代吴中医家著作甚丰,据不完全统计,自汉代至民国著有医书869部,其中明、清两代有762部。内容涉及中医学的各个方面,如宋代的《女科万全方》,元代的《十药神书》、《泰定养生主论》、《医经溯洄集》,明代的《薛氏医案二十四种》、《神农本草经疏》,清代的《张氏医通》、《徐氏医书六种》、《临证指南医案》、《外科证治全集》、《伤寒贯珠集》、《吴医汇讲》等。温病学说创立于吴中。温病学说的出现,是与吴中地区的地理环境分不开的。吴中地处我国东南部,卑湿之地,是温疫、湿热病的多发地区。元末明初,王履在刘完素(宋金时河北人)“火热论”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温病与伤寒分开,认为二者“自是两途,岂可同治?”自刘完素至王履,可谓是温病学说的奠基阶段。明代末年,山东、浙江、南北直隶等地,温疫多次广泛流行,诸医以伤寒之法治疗无效。当时吴县医家吴有性独辨其为温疫,与传统的“伤寒”截然分开,而且从病因、发病、传变过程和治疗原则等各方面提出了系统、全新的主张,超脱六经辨证,创立了一套辨证论治的方法,因而大获奇效。吴有性开创了温热病学说巾有关疫病(传染病)学说之先河,对温病学发展影响深远。清代中叶,吴中叶桂对温热病独有心得,自成体系,以卫气营血四大阶段分析温病,并在诊断、治疗诸方面均有创见,成为温病学派的创始人和中坚。与叶氏同时期的薛雪,对湿热病证造诣精深,遣方用药,系统全面,所著《湿热条辨》是温热病中有关湿热为病方面的很好总结,足以补叶氏之不足。吴中温病学派的著名医家还有缪遵义、周扬俊、萧霆、邵登瀛、陈耕道、吴金寿、汝琴舫等,均有著述。“冠吴中”的孟河医派孟河为常州市武进区西北部的江南小镇,相传唐朝时常州刺史孟简,在此开浚孟渎河,故名孟河。明初时为防倭寇而筑城,故又简称孟城。自19世纪中叶,孟河医家崛起,直至民国初期,延绵一个多世纪,经历了创业期、鼎盛期和向外发展期三个阶段。近代名医丁甘仁在《诊余集》序中所说:“吾吴医家之盛甲天下,而孟河名医之众,又冠于吴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费、马、巢、丁四大家。最早出现的孟河名医,是明末清初的费尚有。费氏原籍江西,世为明臣,先祖寄寓镇江,后因战乱,复迁常州、无锡、苏州等地。费尚有夫妇来到孟河,弃儒从医,遂开孟河费氏的医学生涯。至七世伯雄,已历200余年。略晚于费尚有的孟河名医有法徵麟、法公麟兄弟俩,以治伤寒闻名。法氏子孙也多业医,后迁居宜兴。孟河沙氏以外科见长,乾隆年间的沙晓峰、沙达周,谙脉理,善刀针,均名重当时。孟河丁氏自常州迁来,以幼科为长。孟河马氏、巢氏,也已有人业医。至嘉庆年间,孟河医家人才济济,学术水平也达到相当程度。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1821—1874年),孟河医派进入鼎盛期。据孟城乡志记载,当时孟河里候诊的船经常是首尾相衔十余里,一等数月半载不以为奇。三里长的孟河街,有药店十余爿,规模较大的有庆裕堂、泰山堂、存济堂、益生堂、树德堂等药店,都有名医临诊,足见当时孟河中医之兴盛。 马培之(马文植)中医毛笔处方笺《梅市--初二日方》费家以调治内伤杂病见长。集费家医学之大成的是费伯雄,在清末负有盛名,学宗《灵》、《素》,旁参诸家,其“醇正和缓”说是费氏学术思想的结晶,他强调论理归于醇正,立法务求和缓,因而治病力在辨证,师古而不泥古,贵在临机变通,处方用药平正绵密,世称他为近代虚劳名家。费伯雄的《医醇媵义》总结了孟河费氏在杂病治疗方面的学术经验,全书共4卷,列述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疾,以及虚劳内伤杂病,附有自制方186首。伯雄还著有《医方论》、《费批医学心悟》、《食鉴本草》等,亦多经验之谈。费伯雄中医毛笔处方笺《士林幼---七月一日方》马家以内外喉三科兼擅著称。马氏的学术思想,集中体现在马文植身上。他既承家技,又博览历代名家之说。故外科兼收陈实功、王维德、高秉钧三派之长,学“正宗”而不泥于补托,学“全生”而不废刀针,学“心得”而不局于凉解,并极力主张外科当明脉理,内科治疗强调温润,以顾护脾肾。喉科着眼脏俯病机,临证察脉辨色,非泛泛苦寒清咽。马文植晚年著《医略存真》,“但取经言未详,前哲不道,创为论说”,所以有独到之处。马文植另一著作《外科传薪集》,记载了马氏外科验方200余首,并有外用药的配制及用法。费、马两家之外,巢家和丁家亦是名医辈出。巢家可谓两地先后成名,出了巢崇山、巢渭芳二人。巢崇山悬壶上海50余年,家学渊源,学验两富,擅长内外两科,刀圭之术尤为独到。巢渭芳系马文植学生,精内科,尤长于时病;一生留居孟河,业务兴旺,名重乡里。丁家医学造诣最深的是丁甘仁。他从马文植学,能兼蓄马氏内外喉三科之长,为上海一大名医;因首创中医专门学校,有“医誉满海上,桃李遍天下”之称颂。丁甘仁故居复建效果图清道光、咸丰年间,孟河医家便有迁居外地的,至清末民初,达到高潮。著名的有迁至镇江大港的沙石安,迁至上海的巢崇山、费绳甫、丁甘仁,迁至常熟的余听鸿,迁至丹阳的贺季衡,迁至无锡的邓星伯等。他们或擅内科,或精外科,或长喉科,或兼而有之。其中丁氏名最重,为孟河医家后期之冠。丁氏门人颇多,子孙也多操医术,所以有称之丁氏学派的。孟河四大家,以其高深的学术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祖国医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由他们为核心而形成的孟河医派是晚清民初医坛上的一颗灿烂明星,影响远播,经久不衰。纵观江苏中医二千多年历史,江苏医家人数和所著医书在全国名列前茅。在各历史时期,无论在发展中医理论或临证方法、方药研究方面,极大地丰富了祖国医药学宝库,其贡献举世瞩目。 责任编辑:方志江苏6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1收藏我要举报查看更多查看更多开始答题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Android版iPhone版iPad版关于澎湃加入澎湃联系我们广告合作法律声明隐私政策澎湃矩阵澎湃新闻微博澎湃新闻公众号澎湃新闻抖音号IP SHANGHAISIXTH TONE新闻报料报料热线: 021-962866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沪ICP备14003370号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